近日有知情人士爆料稱,士蘭微已獲得比亞迪半導體億元級車規級IGBT訂單,此外獲得訂單的還有斯達半導、時代電氣、華潤微等功率半導體制造商,只要通過比亞迪驗證導入的廠商幾乎都能接到訂單。
消息稱,比亞迪半導體此次大規模下單車規級IGBT,士蘭微董秘陳越以“我不清楚”為由婉拒記者關于市場傳言的求證與采訪。但記者從接近比亞迪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該消息屬實。“一方面是比亞迪半導體產能確實緊張,另一方面是為了減少與比亞迪集團的關聯交易。”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獲得訂單的不僅是士蘭微,還有斯達半導、時代電氣、華潤微等,只要通過比亞迪驗證導入的廠商幾乎都有份。”車規級產品對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極高,有非常嚴格的認證過程,下游廠商驗證周期長達1年以上。
資料顯示,士蘭微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IDM模式半導體產品公司。公司擁有士蘭集成5/6英寸21萬片/月的產能,士蘭集昕8英寸產能6萬片/月;控股公司士蘭集科12英寸產能加速爬坡中,預計2021年底可達 3.5-4萬片/月的產能。加上12寸線二期(2萬片/月)廠房、動力等設施已經建好,預計2022年底達到產能6萬片/月。
資料顯示,士蘭微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IDM模式半導體產品公司。公司擁有士蘭集成5/6英寸21萬片/月的產能,士蘭集昕8英寸產能6萬片/月;控股公司士蘭集科12英寸產能加速爬坡中,預計2021年底可達 3.5-4萬片/月的產能。加上12寸線二期(2萬片/月)廠房、動力等設施已經建好,預計2022年底達到產能6萬片/月。
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比亞迪銷售了90142輛新能源車型,同比增幅高達247.8%,目前比亞迪全系DM-i以及EV車型,幾乎都處于等車狀態,也印證了產能供不應求的熱銷態勢。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對于IGBT等功率半導體需求量遠高于傳統燃油車。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再加上目前國內IGBT產能緊缺,也使得比亞迪半導體不得不尋找多家供應商來保障供應。
比亞迪半導體自2005年開始組建IGBT研發團隊,經過十余年的技術積累和應用實踐,公司IGBT芯片設計能力、晶圓制造工藝和模塊封裝技術持續迭代升級。目前比亞迪半導體基于高密度TrenchFS的IGBT5.0技術已實現量產,同時正在積極布局新一代IGBT技術,致力于進一步提高IGBT芯片的電流密度,提升功率半導體的可靠性,降低產品成本,提高應用系統的整體功率密度。
截至目前,比亞迪半導體最大的客戶一直是比亞迪集團。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最高、公司核心的功率半導體業務主要依托關聯方比亞迪集團,其他客戶主要從事傳感器、光電半導體、ic業務。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1年、2021年、2021年上半年,比亞迪半導體對比亞迪集團的相關銷售額分別為9.1億元、6億元、8.51億元、6.7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67.88%、54.86%、59.02%、54.24%。
截至目前,比亞迪半導體最大的客戶一直是比亞迪集團。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最高、公司核心的功率半導體業務主要依托關聯方比亞迪集團,其他客戶主要從事傳感器、光電半導體、ic業務。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1年、2021年、2021年上半年,比亞迪半導體對比亞迪集團的相關銷售額分別為9.1億元、6億元、8.51億元、6.7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67.88%、54.86%、59.02%、54.24%。
此前比亞迪半導體已經已斥資50億元收購了濟南富能半導體。據濟南富能官方消息,濟南富能功率半導體項目是山東省及濟南市重點扶持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630畝,包括兩個8英寸廠和兩個12英寸廠,該項目分為三期建設,第一期已投入60億人民幣。濟南富能擁有多名熟悉功率半導體芯片設計制程研發和可靠性驗證等技術專家,平均年資超過20年,其中有60名韓籍和美籍技術專家,50名陸籍、臺籍研發和工廠管理專家。
目前,比亞迪半導體IGBT晶圓的產能已經達到5萬片/月,預計2021年底可達到10萬片/月。收購濟南富能后,比亞迪半導體相關產能有望將繼續擴大,其晶圓制造的產品線也有望從IGBT拓展至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