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見光通信關鍵技術及系統研發”項目綜合績效評價工作在今年9月完成。半導體所科研人員通過模擬均衡技術,在做第三方檢驗時,利用3dB帶寬僅20-30 MHz的室內照明最常用的熒光型LED做光源,把可見光通信系統的3dB帶寬拓展到了約500 MHz,利用簡單的OOK調制就能實現距離3.4米、平均誤碼率1.61×10-5條件下1.2 Gbps的實時通信。
2021年,可見光通信技術被6G推進組定義為“6G潛在關鍵技術”并寫入了《6G總體愿景及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基于該技術,可以低成本地利用無處不在的LED在照明的同時提供無線通信,能減輕射頻基站的建設壓力,大幅降低無線通信的能耗,促進雙碳目標的實現。
2008年,半導體所啟動可見光通信技術研究。2011年,陳弘達和陳雄斌研究員團隊研發的可見光智能家居系統、可見光上網系統等工程化樣機開始定制化銷售。2020年,通過參加核工業領域的設備采購招標,團隊的可見光通信系統獲得了在核輻射區的應用機會。2021年,通過多家競爭,又成功開拓了可見光通信在航天領域的應用。該研究團隊經過13年的自主創新,把技術研發的創新成功轉化成了應用需求解決方案的競爭力,為可見光通信的實用化做出了示范。
相關成果發表在IEEE Photonics Journal上。
論文鏈接: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970270(論文詳情,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測試視頻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RNXdgfXYIRjw_VWQUyr7Ew
圖片
圖1 可見光通信系統不同速率條件下誤碼率測試
圖片
圖2 速率1200Mbps可見光通信成果第三方檢驗報告及查新報告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