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7日,第七屆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IFWS & SSLCHINA 2021)在深圳召開。
本屆論壇以“創芯生態 低碳未來”為主題,緊扣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及產業創新發展脈搏,聚焦前沿技術及行業趨勢,國內外知名專家、領軍企業、行業精英代表深度參與,把脈第三代半導體與LED產業商機,共促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湯廣福分享大會報告
我國能源安全供給面臨嚴峻挑戰。不同于歐美國家已經達峰、正在下降,我國碳排放尚未達峰、還在增加,控排任務艱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
能源轉型還要求電網形態主動轉變,提升電網柔性傳輸能力,重構未來新型電網。通過多種儲能綜合應用,助力削峰填谷,增強電網調峰能力等等,功率半導體是重要的支撐。第三代半導體具有諸多優勢,并有著巨大的潛力。在電力電子領域、光電子領域、微波射頻領域應用前景廣闊。其中,在電力系統的使用,可能為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做出巨大的貢獻。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湯廣福分享了“加快能源低碳轉型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大會報告,也展現了低碳時代,第三代半導體技術更多的發展空間。他指出,電力系統是規模最大、結構層次最復雜、強非線性和高維特性的人造系統。
湯廣福院士指出,我國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國,在能源安全供給存在嚴峻性。面臨著新能源發電占比增大,源-網-荷各層級協調困難,用戶側供需互動需求加大,數字化水平不高,體制機制有待創新等多方面挑戰。
并且,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各個領域,都廣泛采用了電力電子裝置。未來電力電子裝置在電力系統各環節的占比仍將大幅度提升。
他指出,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將呈現出電力電源清潔化、電力系統柔性化、電力系統數字化、電力系統電力電子化四大特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