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 ASML 周四表示,該公司認為其產品在中國大陸的需求依然強勁,2021 年的銷售額約為 20 億歐元(23 億美元)。首席財務官羅杰·達森 (Roger Dassen) 表示,目前在全球半導體短缺的情況下滿負荷運轉的 ASML 認為,2022 年其在中國的大陸銷售額將達到類似水平。
“我預計今年在中國國內的銷售額將略高于 20 億(歐元),”他說,分布在邏輯和存儲芯片客戶之間。“明年我預計這個數字不會急劇增加,但我們預計這個數字會持續下去,所以明年的銷售也非常強勁。”ASML 是光刻系統的主要制造商,該技術用于創建計算機芯片的電路。
中國大陸公司是 ASML 早期產品的主要買家,是該公司的第三大市場,僅次于中國臺灣和韓國。在提到美國政策圈關于是否應進一步限制對中國大陸的光刻機銷售的討論時,達森表示,這不會立即影響 ASML。“如果出于某種原因,中國大陸方面發生了一些事情,例如更嚴格的監管……很可能就會被其他地方的需求所淹沒,”他說。
他表示,由于美國、歐盟和其他政府出于戰略考慮,計劃增加區域半導體制造能力,ASML 正在權衡公司需要多少額外產能來滿足對其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
ASML 2022年將交55部EUV 看好半導體前景
極紫外光EUV 曝光設備唯一生產商荷蘭商ASML,是主宰先進半導體產業命運的超級科技企業,幾乎所有大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臺積電及三星都是客戶。ASML 目前曝光設備市占率高達八成,加上EUV 技術走在產業前端,一舉一動均有可能左右半導體產業走向。
近期亞系外資專訪ASML 投資關系總監Peter Cheang,從產業鏈最上游角度分享對半導體產業前景看法。Peter Cheang 指出,整體ASML 長期看好產業前景,但短期成長受限于芯片短缺。Peter Cheang 表示,日前ASML 的2021 年第四季財測,營收金額介于49 億至52 億歐元,較第三季52.4 億歐元下跌1%~6%。原因在荷蘭Veldoven 新物流中心試營運出現瓶頸,造成曝光設備零組件缺貨。預期營收下滑與市場需求無關,且認為延遲收入到2022 年才入帳。
ASML 還預測,2021 全年營收介于185 億至188 億歐元,且到2025 年營收將擴增至240 億至300 億歐元,毛利率可能達54%~56%。ASML 還未考慮美國和歐洲半導體工廠產能提升的潛在商機。據市調機構IDC 資料,2020 年全球半導體需求成長11%,2021 年將再成長12%,遠高于2020~2025 年的5% 年復合成長率。因疫情持續困擾半導體供應鏈,特別東南亞地區,供應吃緊還將持續,需求成長可能更高。
外資報告強調,盡管近期芯片短缺導致產業成長放緩,但ASML 仍對2022 年前景持樂觀態度,并努力提升產能以滿足強勁需求。ASML 2022 財年將交貨55 部EUV 曝光設備,相較2021 年前三季交貨31 部EUV 成長,且到2025 財年,DUV 和EUV 出貨量分別增加至1.5 倍和2 倍。
除了增加產能,ASML 希望技術創新提高增長,將每部EUV 產出效率提高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