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光國微接受機構調研時稱,公司的車規級安全芯片已經開始小批量試用,汽車控制芯片目前還在開發中。車用芯片目前需求旺盛,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和盈利空間。
資料顯示,紫光國微是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之一,聚焦數字安全、智能計算、功率與電源管理、高可靠集成電路等業務,是領先的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廣泛應用于金融、電信、政務、汽車、工業互聯、物聯網等領域。
10月25日,紫光國微發布2021年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7.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2.90%。
紫光國微持續獲利的背后,是近些年來在芯片領域重要技術攻關上的持續加碼。據統計,公司近三年研發投入占收比均保持在15%以上,2020年甚至突破了18%,屬于國內科技企業研發投入的最高層次。更重要的是,公司在安全芯片優勢的基礎上擴展了更多領域,尤其是在汽車電子上的持續深耕,真正迎合了國內外正在爆發的智能汽車市場。
“超級汽車芯”推動國產汽車芯片的研發與產業化
由于發力較早,紫光國微已經形成了一系列“超級汽車芯”產品,包括超穩定晶體石英晶振、DRAM和智能安全芯片等,均達到車規級水平。其中,自主研發的T9系列產品2019年成功通過AEC-Q100車規認證,成為國內最高水平的車載芯片之一。
目前,“缺芯”影響了全球汽車產能,有人認為,這是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和電子控制單元(ECU)模塊中的核心高安全控制芯片研發被“卡脖子”,而我國的汽車芯片自給率不足5%。因此,“超級汽車芯”的出現,極大的填補了市場空白。
除了車規級通用安全芯片領域外,目前“超級汽車芯”已經切入車規級晶振等其他多個汽車細分賽道,通過募集可轉債資金,投入車載控制器芯片、面向5G車聯網V2X的高性能安全芯片等項目,進一步推動國產汽車芯片的研發與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