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皇庭國際(000056.SZ)披露了2021年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隨著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53億元,同比增長6.81%。此外,更受市場關注的是投資德興市意發功率半導體有限公司有了新的進展。皇庭國際發布《關于投資德興市意發功率半導體有限公司的進展公告》。
公告稱,除本次增資外,公司仍在與意發功率的核心管理團隊洽談股權收購以及合作事項。公告顯示,皇庭國際下屬全資子公司皇庭基金將向意發功率增資5000萬元人民幣,增資完成后,將持有意發功率13.3774%股權。
對本次投資,標的方也做了相應的承諾,即2022-2024年其現有產線生產的功率半導體芯片及設計公司的銷售收入將分別達到1.5億、2.0億、2.2億。如標的公司2022/2023/2024三年年度稅后收入均未能達到任一年度經營目標或三年累計稅后收入未能達到57000萬元或2023年和2024毛利潤總額未能達到 8000萬元,標的方應當回購全部股權,有效保障了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利益。
截至今年4月底,意發功率的收入規模僅1700多萬元,未來能否實現上述承諾,市場充滿擔憂。對能否實現上述業績承諾,皇庭國際董秘吳凱表示,“意發功率是一家有落地能力的公司,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年5月份公司的晶圓月產能僅5千片,到8月份的時候已經達到了1萬片。月產1萬片,對一家晶圓生產企業講,應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表明其已具有了規模化生產的能力。根據公司規劃,本次增資后,可以盡快達到滿產月2萬片,屆時意發在行業內將更加知名。”
“更重要的是,我們看中的遠不是其承諾的收入水平,未來依托意發功率這個優秀的團隊和皇庭國際的資本平臺,意發功率將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豐富功率芯片品類、向封裝和模組延伸等多種途徑,實現公司做強做大。針對未來的合作,我們雙方已經進行了多次深入的溝通。”
行業研報預測,2025年國內功率半導體500億市場,目前國產化滲透率很低,預測未來整個功率三大塊:汽車、光伏、工控都將迎來快速發展。以新能源汽車應用為例,2025年預測電動車國內市場達到100-150億以上,一輛車功率半導體價值量3000元,預測2021年國內200萬輛,即60億市場空間,2025年國內目標達到500萬臺,即150億市場空間。
對于為何由收購意發功率股權調整為向意發功率增資,吳凱表示,“增資一方面能改善意發功率的流動性,使公司抓住行業快速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這種方式各方股東也易于接受,可使收購意發的進程加快。”
公司同時還披露,除本次向意發功率增資外,目前公司仍在與意發功率的核心管理團隊洽談股權收購及合作事項。
公開資料顯示,意發功率,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及智能功率控制器件的設計、制造及銷售,公司具備從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到模組設計一體化的能力。意發功率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控通信、工業感應加熱、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充電樁和新能源車等領域。
而與意發功率的結緣,更是看中該公司擁有強力的人才支持。資料顯示,意發功率創始人周炳博士攻讀半導體專業,在半導體器件領域具有30多年的研究和工作經歷,國內外專利20余件,在美國IR工作11年,一直從事溝槽MOS、IGBT及氮化鎵等先進功率器件的開發和生產,為意發功率的產研水準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此次投資金到位后,意發功率的規模體量肯定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