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以“智能為先 探索無限”為主題的第三屆“1024小鵬汽車科技日”在廣東肇慶召開。小鵬汽車重點介紹了其在超級補能、智能駕駛、智能機器馬及飛行汽車等四個維度的進展,分享了其在未來出行領域的探索進程以及量產推進計劃。
“我們從不做概念車或者展示車,我們所有的探索都是為了將其量產,從而改變我們的智能出行生活。”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表示。
如今,電動車的滲透率正在迅速提高,補能變得越發重要。今年國慶,不少電動車車主就飽受“加電”的難題,充電焦慮話題甚至沖上熱搜。
尤其在當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進一步提高。何小鵬在發布會上表示,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50%。今年9月份,小鵬汽車交付實現10412臺,第三季度交付量為25666臺,2021年1-9月份共計交付56404臺。
在小鵬汽車看來。超級補能是未來出行生態的基礎。據其介紹,目前公司已擁有中國品牌覆蓋最全面的自建充電網絡,包括品牌超充站439座,免費充電站1648座。
未來,小鵬超充將推進車端、樁端、站端全面技術升級。例如在車端,小鵬發布中國首個量產的800V高壓SiC平臺,充電峰值電流超過600A,采用高能量密度、高充電倍率電池,充電5分鐘最高可補充續航200公里。
此外,小鵬還為用戶設計了儲能站,宣稱可一次滿足 30 輛車的超充。也就是說,小鵬汽車補能方面將推出 800V+480kW 超充 + 超級儲能站的三種方案。
何小鵬表示:“我們希望在2年內,覆蓋全部地級市、主要縣級市,以及絕大多數高速,讓用戶可以在節假日長途出游或回老家時可以安心充電。”
對手的超充布局也在加速,9月29日,特斯拉上海第100座超級充電站落成,截至目前,其在中國大陸的超充站數量已經突破900座。小鵬和領頭羊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今年年中,蔚來的一次NOP事故引發了行業對“自動駕駛”語義膨脹的討論。在今天的科技日上,小鵬汽車的介紹重點也不再是產品的“自動”程度,而是一再強調,“智能輔助駕駛不是自動駕駛”,“人機共駕將是很長一段時間的必然選擇。”
為此,小鵬汽車表示,將在智能輔助駕駛功能能力、用戶安全教育以及人機交互三個領域共同發力。
在智能輔助駕駛功能能力上,小鵬汽車計劃,城市NGP(導航輔助駕駛)將于2022年上半年首批城市部分道路開放。
實際上,和高速NGP相比,城市路況更為復雜、難以預測,對技術的要求大大提高。不過,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業務副總裁吳新宙透露,到2022年底,小鵬預計可累計1.2億公里高速NGP里程、3500萬公里城市NGP里程,實現90%停車場記憶泊車城市覆蓋率。
今年上半年,極狐發布純電轎車阿爾法S,其高階版車型配備的城市道路自動駕駛功能,曾引發廣泛關注。而據特斯拉此前公布的數據,其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行駛里程在2020年達到了近50億公里。
小鵬汽車也公布了其智能輔助駕駛系統XPILOT的客戶使用情況:XPILOT 2.5的車型占比為89.74%;帶有高速NPG的XPILOT 3.0的激活率為59.29%。
未來,XPILOT 4.0將進行硬件全面升級,采用兩顆Orin-X自動駕駛芯片,算力達到 508 TOPS;感知能力二次增強,采用800萬像素前視雙目攝像及290萬像素側視攝像頭(含前后左右),并采用高度集成、可拓展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通訊速度升級至千兆以太。
小鵬預計,2023年上半年,硬件的升級將幫助其實現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
而在安全教育方面,小鵬將在11月,啟動“智駕分”試運行,在車主授權下,評估車主的智駕行為是否符合使用規范。當用戶出現不當操作,系統將自動進行分值扣減,并發出智駕安全提醒,推送相關安全學習內容。
智能交互協作方面,在Xmart OS 4.0中,小鵬汽車將率先量產全場景SR智能輔助駕駛模擬顯示界面及首個全3D圖形UI界面,并帶來全場景語音的2.0版本,在人機共駕的過程中,提供點到點的機器視覺還原,實現“所見即所得”。
早在9月7日,小鵬汽車的生態企業“鵬行智能”發布了其首款產品智能機器馬,這款形似小馬的智能產品能夠實現與人語音互動、適應多種地形行走以及自動躲避障礙等功能。在今天的科技日上,小鵬汽車表示,明年,鵬行智能的機器馬還將進行2次重大產品迭代。
Tesla bot,小米的“鐵蛋”,再到小鵬的智能機器馬,智能機器人正從一個遙遠的概念,開始走進現實,甚至是走進家庭。原因在于,機器人和智能汽車的研發有諸多相似之處,例如,兩者都是通過電池提供能源,再由電機進行驅動,而人機交互能力,更是對兩者同樣重要。
在此次科技日的最后,小鵬展示了其第六代飛行汽車的設計版。
相比之前的旅航者T1、旅航者X2,此次公布的設計版具備了一臺車的基本屬性,是可陸地行駛的汽車同時也是安全的低空飛行器,通過螺旋槳葉折疊機構以實現飛行和陸地的融合,能夠在大多數的公共道路上自由駕駛,尺寸和現有車輛大小相當,并可隨時切換行駛模式。
因采用輕量化設計,該飛行汽車重量僅為小鵬P7的50%。小鵬的設想是,未來的飛行汽車將容易學習、容易使用,用戶不需要專業的飛行培訓就可以駕馭。
此前,在今年7月,小鵬匯天發布的第五代飛行器X2最大起飛重量為560kg,裸機重量為360kg,可搭載2位乘客,最大載重200公斤;同時采用純電動設計,續航時間35分鐘,飛行高度1000米內,最大飛行速度130公里/時。
在演講的最后,何小鵬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2024年實現飛行汽車的量產。”其透露,飛行汽車的價格則將控制在100萬元以內。
不過,小鵬汽車并不是第一家定下量產目標的企業。2017年,吉利就收購了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并在國內成立“太力飛車”,進行飛行汽車的研發和生產。
吉利曾宣稱Transition在 2019年開始交付,但這一計劃最終并沒有實現。實際上,目前尚無明確關于飛行器的生產和飛行的法規,未來這些飛行汽車的落地仍需有關法規的制定進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