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相關領導介紹“推進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其中,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自2010年以來,我國制造業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體現在:體量大,2012年到2020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由20.9萬億元增長到31.3萬億元,其中制造業增加值由16.98萬億元增長到26.6萬億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體系完備,我國工業擁有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為健全的國家。在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40%以上產品的產量世界第一。競爭力增強,光伏、新能源汽車、家電、智能手機、消費級無人機等重點產業躋身世界前列,通信設備、工程機械、高鐵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同時,產業結構加快升級。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引領帶動作用顯著增強,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012年的9.4%提高到去年的15.1%;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8%提高到33.7%,2020年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化解過剩產能取得重大成果,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鋼鐵行業去產能1.5億噸目標。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提高到47.1%,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廣泛應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肖亞慶進一步指出,支撐制造業發展的企業實力顯著增強。骨干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壯大,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分別從2012年的19.7萬億元、21.7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39.19萬億和37.4萬億元;最新發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我國工業領域企業有73家入圍,比2012年增加28家,增幅非常大。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十分活躍,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企業、4700多家“小巨人”企業、近6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顯著增強,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機構總數、研發經費支出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有效發明專利申請數增長了兩倍多。
此外,在培育企業方面,工信部啟動實施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獎補政策,目前,已培育“小巨人”企業4700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優化服務方面,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培育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34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