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供應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要素,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今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針對目前供需矛盾緊張的突出問題,工信部和有關部門組建了汽車半導體推廣應用工作組,以專門協調機制來解決當前的供需矛盾突出問題。
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集成電路的制造產能持續緊張,各行各業都陸續出現了“缺芯”問題,對全球產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田玉龍表示,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全球疫情暴發使得制造企業普遍放緩了產能擴充計劃,這樣造成了產能供應和需求間的錯配;二是疫情持續不斷反復,使一些國家和地區關停了一些芯片生產線,這樣造成了產量減產,使得部分芯片出現了斷供現象。
“集成電路是高度全球化的產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我們和有關國家共同合作,持續保持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田玉龍表示,針對目前供需矛盾緊張的突出問題,工信部和有關部門組建了汽車半導體推廣應用工作組,以專門協調機制來解決當前的供需矛盾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地方政府、汽車整車企業和芯片制造企業,加強他們的對接,使他們在供需上進一步地精準,來緩解或者盡可能減少對汽車業發展的影響,提高我們的供給能力。特別是針對當前一些特定的芯片生產供應極度短缺問題,工信部組織行業協會和企業加強聯系,推動一些國內特別是國外的企業復工復產,盡可能地保障一些特定芯片的供應。同時,采取一些措施加快推動替代方案,通過簡化審批程序、簡化流程加快審批,使替代芯片盡快地推廣應用。
“盡管現在得到了一定緩解,總的來看,芯片供應鏈緊張的問題還是要存在一段時間,當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嚴峻。”田玉龍說。
他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強協調力度,加強供應鏈精準對接,使汽車芯片能夠在供給能力上全面提升,使汽車行業平穩健康發展。一是保障穩定運行。加強對汽車行業發展和芯片制造供應能力的監測,分析研判,有針對性地解決現在汽車企業存在的短缺問題,積極扶持芯片制造企業加快提升供給能力,加快替代方案投入運行使用,優化整個產業鏈布局,使芯片供給能力從長遠期來看形成穩定供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是加快轉型升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特別是加快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動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繼續深化開放合作。芯片是全球化的產業鏈,要想維護好供應鏈產業鏈暢通,就要加大國際合作,穩定國內外供應渠道,暢通渠道。特別是與國外加強在技術創新、國際貿易、標準法規上的開放合作,使我國芯片產業鏈供應鏈按照雙循環的要求進一步穩定發展,通過建立長效機制,高質量地促進汽車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