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戰略未來發展方向的半導體產業,正受到一眾資本的熱捧。面對當前半導體產業投資熱的情況,譜潤投資在8月28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用辨證的角度去看待行業中的投資熱、估值高等現象。而作為投資機構,譜潤投資正通過“點突破”配合“投資并購”的方式助力產業突破。
據智慧芽全球專利數據庫顯示,截至2021年8月25日,中國企業/機構在芯片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20萬件,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近22萬件。2020年新增芯片相關專利申請量超13萬件,其中已授權的發明專利4000余件。除2020年外,近20年我國在芯片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譜潤投資合伙人孫云認為,行業過熱帶來的泡沫需要分兩方面看,一方面肯定會出現魚目混珠的亂象,但從另一方面考慮,資本的進入也在不斷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包括人才的吸引,以及資金的持續進入。
“我們相信行業發展最終還是會大浪淘沙,優秀的企業會生存下來。比如此前的光伏企業,在行業爆發式發展過程中實現優勝劣汰,最終出現行業龍頭企業。”孫云表示。
譜潤投資董事長周林林亦指出,由于國家在半導體產業的持續投入,半導體投資熱的情況在短期內不會消失,然而由于半導體自身的產業性質,也決定其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全面突破。
盡管當前半導體產業在政策利好、全球缺芯、國家推進芯片國產化戰略的疊加影響下進入快速發展期,但整體來看,目前中國半導體行業還落后于國際水平。
在周林林看來,由于半導體行業與工業基礎以及研究基礎都緊密相關,涉及到的技術也特別多,因而要短期追趕上國際水平存在很大難度。“全方位的突破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這個時間可能不是三五年,而是幾十年,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去突破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中的問題需要我們更多的思考。”
作為投資機構,譜潤投資正通過“點突破”配合“投資并購”的方式助力產業突破。“你不不去投入的話永遠不可能有突破,半導體的投資不要指望短期內可以實現整體突破,但在個別領域可能會有所突破。”周林林表示。
據周林林介紹,目前全世界有三種研發類型:第一種是原創性的創新研發,美國是領頭羊;第二種是不斷重復的試錯研發,其中最強的是以工匠精神著稱的日本;第三種是在產品基礎上的應用研發,這是中國的優勢所在。
半導體行業中,不同細分領域的發展程度并不一致。在尋求“點突破”上,譜潤投資2018年投資了珠海越亞半導體,這是世界上首家采用“銅柱法”成功量產高密度無芯封裝基板的創新性企業。
孫云稱,目前芯片封裝載板市場是國產化率偏低的領域,封裝材料很長一段時間也是處于被國外“卡脖子”的技術,珠海越亞半導體的這項技術處在國內龍頭地位,三年以來保持著良好的成長性,去年收入同比增長80%。
據悉,譜潤投資在選擇項目時的方法論主要來源于麥肯錫管理咨詢,也就是行業系統分析方法,即分析所處的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規律、周期和變化,進而分析投資標的的優缺點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和戰略。
“譜潤投資的投資風格和行業內很多投資機構不一樣,相對于他們通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我們會集中投資,并且在所投的企業中要么是第一大股東,要么是第二大股東,不做小股東”。在周林林看來,降低風險的手段不是分散投資,而是要將所投行業分析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