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網根據公開消息整理:英偉達、Arm、四維圖新、杰開科技、聚時科技、三星、華泰半導體、賽微電子、小米、Deepmotion、氣派科技等公司近期最新動態,以及行業動態如下(僅供參考):
ICinsights:MPU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IC Insights 在最近發布的《2021 年麥克林報告》的年中更新中表示,現在預計MPU銷售額將在2021年增長14%,這將使微處理器市場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037億美元,而此前預計的增長為9%。年中更新將今年MPU單位增長的預測提高到11%。隨著MPU出貨量達到25億臺,預計2021 年平均銷售價格(ASP)將上漲4%,預計今年微處理器年銷售額將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2021年年中更新還將IC Insights 對微處理器的五年收入預測上調至7.1% 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這將使2025年的銷售額達到1278億美元,而2020年的銷售額約為907億美元。
英媒:歐盟將就英偉達收購Arm計劃展開正式調查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兩位消息人士透露,歐盟將在下月初對英偉達以54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商Arm的計劃展開正式調查。報道稱,調查可能在英偉達正式通知歐盟委員會其收購Arm的計劃后開始。
北京經開區:2025年形成集成電路與信創千億級產業集群
在8月27日舉行的北京市“十四五”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管委會一級巡視員沈金坤介紹, “十四五”時期,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精尖產業將圍繞“重點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創新生態”點線面體的整體策略,到2025年,基本確立國際一流水平產業代際優勢,累計新增投資2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8000億元。
國內實現7nm芯片試產
8月2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8月27日發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在芯片技術領域,我國芯片封裝和測試行業已經基本形成完整的、自主可控的產業鏈,這為我國全面推進芯片制造裝備技術體系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芯片制造方面,我國實現7nm芯片試產,取得新的發展。依托龐大的應用市場,我國近年來在人工智能芯片、基于開源指令集高端芯片、行業專用芯片設計領域同樣發展迅速。
四維圖新旗下汽車電子芯片公司獲1億元融資 OPPO戰略領投
近日,武漢杰開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億元天使輪融資,由OPPO戰略領投,所融資金將用于相關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投入。杰開科技母公司杰發科技是四維圖新全資子公司,專注于汽車電子芯片及相關系統的研發與設計。四維圖新消息顯示,杰開科技核心產品車規級MCU,適用于汽車電子和高可靠性工業應用,包括車身控制、BMS、OBC、ABS、T-BOX、BLDC電機控制、工業控制、交流充電樁等。2018年底,該公司量產中國首款自主研發的通過AEC-Q100Grade1,工作溫度-40℃~125℃的車規級MCU芯片AC781x產品系列,并在2020年推出32位Cortex-M0+車規級MCU芯片AC7801x系列,逐步豐富了MCU產品系列。目前,杰開科技正在加緊研發國內首顆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ASIL-B級別的車規級MCUAC7840x系列,并將于近期正式推向市場。
工業人工智能公司“聚時科技”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
近日,工業人工智能公司“聚時科技”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上市公司匯川技術與云暉資本聯合領投,中芯科技創投、快克股份、華成創投、敦行資本等其他上市公司和創投機構先后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持續完善產品矩陣、人才引進、業務擴張,以及強化產品大規模交付能力,完善供應鏈體系等環節。聚時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專注于研發深度學習與機器視覺的AI創新公司,致力于將AI技術應用于工業與智能制造。公司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機器人3D 視覺、精密機械控制、光學成像等方面有深厚的跨界技術積累。
三星:3nm GAA技術已領先
8月26日消息,三星電子決心要趕在臺積電前,將新一代3nm GAA制程技術商業化。據Business Korea報道,三星Device Solution事業部技術負責人Jeong Eun-seung于25日在線上召開的三星科技暨事業論壇(Samsung Tech & Career Forum)上指出,“我們的GAA制程開發進度領先主要競爭對手(臺積電),若能確實鞏固技術,則三星的晶圓代工事業有望進一步茁壯成長。GAA是實現3nm制程技術的重要一環,近期有望獲全球頂尖的晶圓代工商采納,其關鍵在將晶體管架構從3D(FinFET)轉換成4D(GAA)。按照三星的說法,與5nm工藝相比,3nm GAA技術的邏輯面積效率提高了35%以上,功耗降低了50%,性能提高了約30%。不過,根據資料顯示,2011~2020年期間,全球有31.4%的GAA專利來自臺積電,僅20.6%來自三星。
華泰半導體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加快BMS芯片國產替代
鋰電池管理芯片企業華泰半導體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臨芯投資、硅港資本聯合領投,泰亞投資、中興眾投、動平衡資本、浦東科創、華旭投資等共同投資,芯湃資本擔任牽頭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用于加大研發投入和加速流片。BMS芯片的意義在于,可以對鋰電池做電壓溫度檢測,做短路/斷路的保護措施;對電流實行實時檢測,與控制端之間做實時的通訊等等?;旧希惺褂娩囯姵氐慕K端,都需要安裝鋰電保護芯片。目前國內BMS芯片的市場規模每年為數十億顆,其中來自國內品牌的份額只有兩成,而國外公司的產品(TI、SEIKO、ADI等)在產品定義階段過早,部分成熟產品也并沒有根據國際標準/實際情況預留額外的功能。
豐田、大眾、福特、通用全部減產
近期,馬來西亞等海外部分地區疫情變化,對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造成影響,全球汽車產業面臨市場供應不足。目前,豐田、大眾、福特、通用等多家車企宣布,在全球不同地區減少汽車生產。業內人士預計,芯片短缺對國內汽車工業的影響將持續到明年春季。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在所有主機廠保芯片供應的過程中,跨國公司大眾、通用、奔馳等公司優先保盈利能力更好的歐美需求,自主品牌在芯片恢復環節會率先恢復。短維度自主品牌會更好,長維度2025年自主品牌份額會提升。
賽微電子:已推出數款GaN功率芯片產品并進入小批量生產
賽微電子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氮化鎵業務平臺一級公司聚能創芯在已開發成功650V GaN HS功率器件平臺的基礎上,推出系列GaN功率器件產品,基于自有GaN器件,研制并發布65W QR、65W ACF、120W PFC/LLC等多型GaN PD快充方案;同時已陸續研發、推出不同規格的功率芯片產品及應用方案,已推出數款GaN功率芯片產品并進入小批量生產。
小米宣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Deepmotion
小米集團發布了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同時宣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動科技(DEEPMOTION TECH),交易總金額約為7737萬美元。完成交易后,深動科技會成為小米全資附屬公司。根據公告,小米集團以1490萬美元現金收購深動科技28.84%優先股股權,再以6247萬美元收購深動科技的71.16%普通股股權,并以現金及股份償付。根據之前業界的爆料顯示,小米汽車項目或將落戶北京。
氣派科技:公司開發出了國內首款5G MIMO基站GaN微波射頻功放塑封封裝產品
氣派科技針對第三代半導體布局方面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開發出了國內首款5G MIMO 基站GaN微波射頻功放塑封封裝產品,量產并大量運用于5G基站。 公司已正式立項并正在研發5G宏基站超大功率超高頻GaN功放塑封封裝產品COM780的技術研發項目。另外GaN快充產品芯片、其他GaN射頻芯片封裝批量生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