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前兩個交易日,雖然二級市場大幅下跌,但是芯片半導體板塊還是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而中芯國際股價狂漲逾20%后,再度引爆了市場對該板塊的關注。由于缺芯的影響,使得原本在去年就擴產28nm芯片的中芯國際,經歷了從產能過剩到供需關系大幅改善的過程。

不同于較晚啟動的中芯國際,近期半導體板塊在市場中的表現都十分亮眼,尤其是第三代半導體相關的股票,例如富滿電子連續上漲,再度創下了176.3元的新高,同樣屬于半導體領域的士蘭微、北方華創等公司的股價也均在當天創了上市以來的新高。
板塊個股出色表現的背后,以公募為首的機構著實居功至偉同時也受益明顯,諾安成長在26日市場大挫后,凈值還逆勢增長了3.77%,根據預測,其27日盤中還一度接近漲停。由此,諾安成長等多只素來喜好重倉半導體的基金凈值也迅速走高。稍早前,基金二季報也剛剛披露完畢,它們對于半導體板塊如何布局,哪些標的被基金經理挖掘出來了,讓我們一探究竟。

半導體基本面樂觀
諾安成長二季度凈利接近百億大關
據《紅周刊》記者統計,在申萬三級行業中,截至7月27日收盤,今年以來,半導體板塊的整體漲幅達到了35.26%,在同級行業中名列前茅,而其上半年的漲幅也達到了24.96%。受到板塊良好表現的激勵,“網紅基金”諾安成長更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從業績表現來看,其上半年斬獲了23.6%的凈值增長率,更為驚艷的是,諾安成長憑借盈利成為當季單只基金的利潤之王!
不過記者發現,諾安成長的二季報顯示,其十大重倉股與上一季度完全一致,依舊是圣邦股份、兆易創新、韋爾股份、卓勝微、北方華創、中微公司、中芯國際、三安光電、滬硅產業和長電科技這十個熟悉的名字,而它們則悉數屬于半導體芯片領域,因此也可以說蔡經理幾乎梭哈了半導體。而它們的市場表現也頗為亮眼,在7月27日當天,中芯國際的漲幅達到了12.59%,此外,滬硅產業和韋爾股份的漲幅也分別達到了5.71%和4.32%。
附表諾安成長二季度前十大重倉股:
細看二季度具體調倉動作,基金經理蔡嵩松對圣邦股份增持最為明顯,二季度末,圣邦股份被持有1164.74萬股,較一季度末增加388.23萬股。而作為模擬芯片龍頭,圣邦股份上半年的漲幅約為43.94%。根據業績預告,圣邦股份利潤依舊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公司上半年實現2.2億元至2.72億元的凈利潤,利潤增幅位于110%至160%的區間之內。此外,卓勝微、中微股份和滬硅產業也皆被他當季增持。不過,他持有前兩大重倉股均超過了10%的規定上限。
對比來看,另外6只重倉股則被他不同程度減持。其中長電科技等被減持數量相對較大,截至7月27日收盤,長電科技今年以來的股價下跌10.43%。雖然根據業績預告,長電科技上半年利潤預計實現249%的高速增長,但是,其出售全資子公司所持股權對于當期損益有較大影響。此外,國家大基金6月對于長電科技大幅減持,也成為困擾公司的一點不利因素。但《紅周刊》記者也注意到,從產品規模來看,似乎諾安成長的前進步伐與凈值增長不相匹配,二季度僅增加了10.67億元。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還是與基金經理的單一行業重倉思路所導致的凈值起伏有關。
此前,常常與諾安成長一同被提及的,還有鄭巍山管理的銀河創新成長,該基金上半年的凈值增長率為26.87%,在同類基金中也排在靠前的位置。不過,《紅周刊》記者發現,雖然銀河創新成長在二季度的規模達到了2147.18億元,但是在二季度業績穩步上漲的過程中,規模較一季度只增加了4.31億元,規模增速較一季度規模震蕩期卻相對放緩。需要指出的是,記者發現該基金持有卓勝微的比例超過了10%。
那么,上述兩只基金為何呈現“叫好不叫座”呢?記者了解到,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有投資者追高投資了諾安成長或銀河創新成長,但卻階段性被“套”,而彼時由于半導體板塊呈現了猛漲猛跌的特點,上述兩只基金的持倉又相對集中,因此基金凈值也猶如坐上了過山車,在下跌過程中可能卻被不少資金補倉。反而在基金凈值穩步上漲之后,有部分資金選擇獲利了結,吐故納新后,優異的產品凈值又吸引了一批新的投資者,因此基金規模僅實現了小幅增長。頗為有趣的是,隨著近期它們凈值的攀升,是否會往事重演,再度吸引投資者追隨呢?
二季報中,對于半導體板塊接下來的景氣程度,他們的看法也頗為樂觀,蔡嵩松在二季報中表示,從供需矛盾來看,半導體板塊的景氣度可能是超預期的:“本輪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根源在于5G帶來的創新周期,創新需求側的提升是線性向上的,而產能資本開支的擴張是非線性的,這就導致了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矛盾。而新冠疫情、美國對中國科技的封鎖等因素又使之加劇,短期之內這一矛盾無法緩解,只能在新增產能陸續達產之后再動態觀察供需關系。”鄭巍山也指出:“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率不斷提升,下游需求強勁,從晶圓代工廠和封測廠商訂單排產來看今年基本上是滿產。”
公募基金當季集體加倉半導體
歸凱買圣邦股份馮明遠、丘棟榮挖出“三倍股”
除了一直聚焦于半導體投資的基金外,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下,半導體也是許多公募基金產品的“兵家必爭之地”。根據數據統計,韋爾股份和卓勝微是半導體領域中被公募基金重倉市值最高的兩只股票。其中,截至二季度末,韋爾股份被公募基金持倉市值達到289.38億元,這一數值在A、H股上市公司中排在第19位。同時,公募基金二季度末重倉韋爾股份的數量為8996.13萬股,較一季度末增加了393.64萬股。而卓勝微被重倉的總市值為271.02億元,排名第21位,公募基金重倉持有的數量為5058.7萬股,較一季度末大增2360.77萬股。
《紅周刊》記者查閱了它們的業績預告發現,韋爾股份和卓勝微都具有很強的業績景氣度。公告顯示,韋爾股份凈利潤預增22.42億元~24.43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126.41%~146.78%;而卓勝微的凈利潤預增9.9億元~10.25億元,增幅位于180.72%至190.36%之間。在業績高景氣的背景下,它們上半年的股價也皆表現不俗,兩者分別上漲了39.48%和69.8%。
除了長期專注半導體的明星之外,它們也受到了市場中“頂流”明星基金經理的青睞,例如,二季度末,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成長重倉韋爾股份的數量就達到了580萬股,僅次于諾安成長873.58萬股的重倉;而胡昕煒管理的匯添富中盤價值的重倉數量為500.01萬股,位列第三位,較一季度末持股增加了一倍;此外,李曉星管理的銀華心佳和銀華心享,以及葛蘭管理的中歐阿爾法也均將韋爾股份納入了重倉股。
此外,北方華創、兆易創新、紫光國微、晶盛機電、圣邦股份、富滿電子等其他半導體相關的上市公司,也得到了公募基金的一致增持。而《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富滿電子在一季度無基金重倉的情況下,二季度同時被71只基金重倉,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
具體說來,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的重倉數量最多,這一數字為262.83萬股。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小盤價值緊隨其后,重倉了251.23萬股,而且他們管理的多只基金都同時重倉了該股。而由呂越超管理的海富通股票,其長期聚焦于半導體領域,也同樣在二季度挖掘出了富滿電子,重倉數量為246.81萬股,位列第三位。
二級市場上,富滿電子上半年的漲幅約為372.92%。從基本面來看,富滿電子是一家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為一體的集成電路公司。2021年上半年,得益于公司新品投產以及市場售價上漲,公司產品實現量、價齊升;而富滿電子表示,只要晶圓廠漲價,公司三季度會繼續漲價,而它們預測今年年底到明年的產能都已經排滿。
與丘棟榮和馮明遠類似,以往似乎并不擅長半導體賽道的明星基金經理歸凱,他也在二季度開始關注半導體類股票,最為直接的證據就是在多只產品中新進重倉了圣邦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