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5G網絡用戶數超過1.6億,約占全球5G總用戶數的89%;基礎電信企業移動網絡設施,特別是5G網絡建設步伐加快,2020年新增移動通信基站90萬個,總數達931萬個。

我國5G基站數達91.6萬
據悉,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光纖網絡、4G和5G獨立組網網絡,目前5G已建成基站91.6萬個,占全球70%,5G連接數已經超過3.65億,占全球80%。下一步我國將加強對5G、大數據、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人工智能等基礎核心技術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目前,5G技術包含兩個核心點,一個是5G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核心網和基站的建設,提升移動互聯網的速度,另一個是5G下游的應用創新。5G的核心是“萬物互聯”,推進萬物互聯的,唯有應用。當前,5G基站建設已經全面鋪開,但是5G應用還沒有展開,萬物互聯網尚未實現。業內人士認為,此時,一方面需要政策鼓勵,另一方面則需要通過打開融資渠道的方式,拓寬5G應用創新企業的融資渠道,促使其去開拓創新,去拓展5G下游應用。
5G應用助力“雙碳”目標
據報道,2021世界5G大會作為全球首個5G領域國際盛會,將“5G與碳達峰碳中和”成為本屆大會最新議題,專設論壇探討5G賦能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此前行業人士一致認為,電池下一代發展是智能電池,把5G應用到電池組的組合上,通過信息傳輸和控制能使整個電池系統的均勻性、壽命大幅提高,將為碳中和、碳達峰作出貢獻。歐洲2030電池計劃已提出了智能電池,我國也應加強5G與智能電池的融合發展。
5G具有超高的帶寬、超低時延、超高傳輸速率與容量,為萬物互聯創造了條件。其中,新能源汽車作為萬物互聯中重要的一個維度,是5G技術未來爭奪的重要陣地。智能電池由于與5G和能源互聯網緊密相連,無疑將成重中之重,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