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德州東區法院就艾比森對美出口LED顯示產品知識產權侵權一案作出最終判決:艾比森勝訴ultravision。這一事件代表著2018年震驚產業界的中國LED顯示“337調查案”在美國取得里程碑的勝利!
案件起源
2018年3月27日,美國知名企業超視技術有限公司(UItravision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超視公司”)向美國國際貨易委員會(ITC)和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馬歇爾)聯邦地區法院申請發起“337”調查,指控深圳市艾比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奧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利亞德光電集團等11家中國企業侵犯其兩項LED顯示模組專利,并請求頒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據了解,美國UItravision Tech公司成立于2010年,本次起訴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專利侵權的主要訴求點是其所擁有的兩個以防水為主的專利,但中國LED顯示屏企業認為這兩項專利并無實質性的保護效能,對中國LED顯示企業出口美國并無實質性的約束和傷害。更重要的是,具有該專利特征的產品早在美國UItravision Tech公司提出專利申請之前就已經有多家企業在美國市場銷售。
于是,利亞德、洲明、奧拓等中國LED顯示屏企業進行了聯合應訴。據了解,艾比森因在美國的銷售額占其海外營業收入的三分之一,本次“337”調查對其影響巨大,因此進行了單獨應訴。
由于艾比森、利亞德等中國LED顯示屏企業的積極應訴,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在事實證據開示過程中,順利完成調查,并轉被動為主動。超視公司最終無奈只能于2018年11月27日向ITC提出了337案撤案動議。
2019年1月31日,ITC行政法官初裁同意申請人撤訴。2019月2月11曰,ITC發布終裁公告,宣布不對行政法官的初審裁決進行復審,終止該案調查。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在這起震驚LED顯示屏領域“337”調查中取得了勝利。 而最近,該案件在美國德州東區聯邦地區法院也有了新進展。
最新進度
5 月下旬,美國地區法官 Rodney Gilstrap還駁回了艾比森對地方法官關于“LED顯示模組專利并非是基礎必要專利”的建議的反對意見,同意維護專利沒有任何“錯誤”。
但6月份,在案件持續博弈后,有了新的進展。美國德州東區陪審團經過四天的審判,在美國東部時間2021年6月11日(周五)22:25分宣判裁決結果——陪審團認定艾比森及其中國同行沒有制造侵犯 Ultravision Technologies LLC的三項專利中的顯示模組專利,這些專利也被視為無效。
艾比森等中國顯示屏企業在美遭遇337調查的原因
· 海外知識產權儲備不足、風險防控和預警工作缺失
由于LED顯示屏本身并非高精尖的技術,不少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并不重視專利的申請,尤其是海外重點地區的申請,雖然在技術上與國外差距不大甚至某些技術還更先進,但是由于前期知識產權保護不足,對于存在競爭關系的國外企業沒有開展技術跟蹤、專利監控以及訴訟監控,對于潛在知識產權風險缺少了防控與預警。
· 國內LED顯示屏行業的生產規模和市場優勢容易引發337調查
從近年來,多起涉及中國企業的337調查案件來看,往往是國內已經取得一定規模優勢和市場優勢的行業會遭調查。這些行業內的中國企業在市場上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對國外的同行企業構成挑戰。國外企業為了維護自身的市場地位,常常將337調查作為重要的遏制手段,打擊中國企業的發展。艾比森等中國顯示屏企業在美遭遇337調查也存在類似的情形。
· 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市場競爭激烈刺激海外企業采取337調查措施
美國的337調查是一種比較隱蔽的排外手段,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選擇“337調查”來限制、封殺海外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隨著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和對美國貿易數量和品種的不斷增長,致使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美國企業采取337調查遏制中國企業在美國的發展已是常態。因此中國企業應對美遭遇337調查已是常態,涉及的行業和企業自然會不斷增加。

▲2010-2019年美國ITC發起的337調查數量及中國企業涉案占比情況(來源: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
勝訴原因:中國LED行業本身具備相當的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
中國LED企業本身在產品設計、加工制造工藝等方面具備相當的技術優勢,因此在調查取證階段能夠給出有力證據,對超視公司的兩項LED顯示模組專利的有效性構成挑戰。另外,全世界90%以上的LED顯示屏廠家集中在中國,具有規模優勢,行業影響力巨大,提高了勝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