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短缺正導致筆電、打印機等電子產品價格上漲,且可能連帶影響智能手機等其他熱賣的產品。供應商表示,成本的上揚,在部份情況下正在轉嫁給消費者。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供應商和芯片生產的關鍵材料供應商正在漲價,許多全球大型芯片供應商正調高對個人電腦(PC)等產品品牌廠商的出貨價格。產業主管表示,這種漲價情況可能持續。
價格追蹤網站Keepa顯示,一款被亞馬遜列為暢銷產品、中國臺灣華碩生產的電競筆電本月售價從900美元漲至950美元,惠普一款受歡迎的Chromebook也從月初的220美元漲至250美元。
根據調研公司伯恩斯坦數據,惠普在一年內將消費者PC價格調漲8%、打印機價格調高逾20%。惠普執行長羅爾斯表示,價格上漲是由零件短缺造成,公司可能進一步調整價格以反映成本墊高。
其他PC廠商也有類似說法,戴爾CFO斯威特在近期財報會議上表示,“考量到零件成本增加,我們將適當調整價格。”華碩5月時也表示,正在定價上反映零件成本增加的情況。
雖然一些電子產品已調高價格,但分析師說,對消費者的整體影響通常難以評估,因為零售業者能決定是否讓消費者埋單或自行吸收部分漲價。
芯片產業主管強調,他們并未利用短缺來提升獲利,漲價只是反映他們企業支付的成本增加。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執行長羅奇表示,“我們沒有趁著這輪景氣從定價中受惠,而是支應能夠運作的額外供應費用。”
產業主管表示,硅晶圓等各種材料都在上漲,而硅晶圓是打造芯片的基礎材料。美國最大電子元件分銷商之一的Digi-Key Electronics今年以來為應對供應緊俏壓力,已將半導體相關元件漲價15%,某些元件甚至漲價達40%。
另據TrendForce數據,電腦存儲器合約代工價格去年初來已上漲約34%。疫情居家帶動游戲熱潮,也使得英偉達的顯卡二手價格甚至比原定零售價還要高。MCU漲價的情況尤其明顯。分銷商價格追蹤業者Supplyframe表示,銷量前20大的MCU中間價從去年中以來已上漲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