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指出,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將半導體產業作為山西省十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高點謀劃、高位推進,打造了中國電科(山西)電子信息創新產業園、忻州半導體產業園、長治光電產業園、晉城光機電產業園等半導體產業集聚區,培育了一批骨干企業,在砷化鎵、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碳化硅單晶生長爐等半導體裝備,短波紅外探測器、深紫外 LED、LED照明及顯示模組等半導體器件方面形成了比較優勢,產業規模從無到有,影響力逐步擴大,形成了良好發展態勢。
當前,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正進入重大調整變革期。一方面,隨著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業蓬勃興起,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迅速發展,市場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市場格局加快調整,投資規模迅速攀升,人才、技術、資源等要素加速向優勢企業集中,已成為競爭的熱點和焦點。新形勢下,山西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既面臨較大的挑戰,也迎來了難得的機遇。應充分發揮山西省的比較優勢,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補齊短板、精準發力,走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之路。
該《意見》明確了今后主要任務和發展重點。(一)積極培育設計產業。深化我省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的開放合作和產業承接,形成協同聯動發展、互惠互利共贏新格局。依托山西省北京大學科技創新基地、山西-大灣區創新中心等“科創飛地”,積極引進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競爭力的設計企業。大力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外包。重點支持射頻芯片、傳感器芯片等專用器件的開發設計。支持星載激光功率放大器等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二)發展壯大制造產業。深入推進聲表面波濾波器、微波功率放大器、短波紅外探測器、深紫外LED、LED 顯示及照明、航空級 MEMS傳感器、銻化物光電芯片等重點領域的研制生產。重點面向5G通信、航空航天、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領域,布局建設高性能射頻器件、功率器件、光電器件等生產線,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三)延伸發展封測產業。適應半導體設計與制造工藝節點的演進升級需求,大力引進國內龍頭封裝測試企業落地山西,提高產業集中度。結合我省產業優勢,突破 MiniLED 封裝、MicroLED封裝等技術,完善專用芯片及光電器件封測技術,重點發展公共衛生防控深紫外固態半導體光源、背光源封測等產業,擴大 LED 產品量產規模。
(四)做大做強材料產業。發揮我省資源和能源優勢,緊跟市場需求,引進技術領先的知名企業,發展大硅片晶圓等第一代半導體材料產業,聚焦低缺陷砷化鎵晶體材料、高純半絕緣碳化硅單晶襯底材料、氮化鎵材料等第二/三代半導體材料,擴展封裝材料、靶材、高純試劑、電磁屏蔽材料等半導體產業相關新材料,前瞻布局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研發,探索鋁礬土、鎵等原材料與半導體材料產業一體化發展思路,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半導體材料產業新高地。
(五)加快發展半導體裝備。加強半導體制造企業和裝備企業的協作,引進國家級團隊、國內龍頭企業與我省企業共建研發中心,增強產業配套能力。重點發展面向高端光刻機的深紫外和極紫外激光器等新裝備。積極開展大尺寸高純半絕緣4H-SiC 單晶設備、電子級金剛石生長設備、半導體先進封裝關鍵工藝設備、高精度無損檢測關鍵設備、MOCVD 核心設備等的研制,支撐我省半導體產業高速發展。
(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積極促進設計、制造、封測、材料等環節緊密合作。推動泛半導體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以晉中、呂梁、長治為重點,整合提升硅片等光伏制造產業鏈和配套體系,打造光伏制造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支持企業通過數據共享、核心技術攻關、產品應用等方式開展強強合作,推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與我省信創、大數據融合創新、軟件業等產業協同發展,構建融通發展的大信息產業生態。
同時,《意見》強調要有序引導產業健康發展。(一)強化項目建設指導。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發展原則,有序引導和規范我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做好科學論證,強化風險提示,加強政策宣傳引導,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
(二)強化人才保障。探索引進半導體及集成電路人才的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有經驗、有技術、有人才的穩定團隊來晉投資。推進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科研院所開展“院地合作”,加快推動國家級研發機構在我省布局創新平臺和基地,開展協同創新。
(三)強化資金落實。遵循市場和產業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出資責任,落實資本金比例制度,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加快項目資金到位率,確保項目及早投產達效。研究設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力支持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加大對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意見》并提出相應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山西省半導體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半導體產業發展推進工作的統籌協調,強化頂層設計,整合調動各方面資源,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半導體產業聯盟及專家咨詢委員會的作用,對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和政策措施開展調查和研究,進行評估論證,提供咨詢建議。
(二)優化政策環境。落實山西省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對外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發揮晉陽湖集成電路和軟件業峰會重要平臺作用,引進更多的優質半導體項目落地山西。
(三)加快市場應用。面向市場需求,加強光伏、LED、計算機等電子制造產品在我省的市場應用,提升市場占有率。通過政府首購、示范項目等方式,推進相關企業與我省半導體器件、材料企業實現配套合作,幫助企業加快市場驗證和產品迭代,打造本土品牌,拓展外部市場。
(四)加快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向太原中國電科(山西)電子信息創新產業園、忻州半導體產業園、長治光電產業園、晉城光機電產業園等園區集聚發展。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強化延鏈、補鏈、強鏈,加快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
以上由半導體產業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