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IC Insights推出了對 2021 年至 2025 年 IC 市場的最新預測。根據他們的預測報告,該市場按 33 種主要產品類型劃分,其中 32 種預計今年將實現增長。包括每個 IC 產品類別的市場、單位、平均銷售價格 (ASP) 和 2020-2025 年復合年增長率 (CAGR) 數據。圖 1 顯示了對 2021 年預期增長率前 10 名產品細分市場排名的預測。
報告指出,DRAM 和 NAND 閃存市場的每比特價格持續走強,以及許多邏輯和模擬 IC 產品類別的前景好于預期是 IC Insights 將 2021 年全年 IC 市場預測從 19 %上調到 24%。即使不包括內存,今年整個 IC 市場預計將增長 21%。

ICinsights表示,在 2019 年下降 8% 之后,模擬 IC 市場在 2020 年錄得 3% 的小幅增長。2021 年,模擬市場預計將出現 25% 的增長,單位出貨量增長 20%。由于模擬IC市場供應緊張,預計今年模擬平均售價將罕見地上漲4%(上一次模擬IC ASP上漲是在17年前的2004年)。此外,2004 年模擬 IC ASP 為 0.60 美元,而 2020 年僅為 0.32 美元,16 年復合年增長率為 -4%。
IC Insights 跟蹤的每個主要通用模擬和專用模擬市場細分市場預計將在 2021 年實現兩位數的增長。預計汽車專用模擬細分市場今年將以 31 % 的增長,這幾乎完全是由單位出貨量增長 30% 推動的。
ICinsights預計 ,2021 年邏輯 IC 市場總量將增長 24%。預計今年增長超過 30% 的邏輯市場包括工業 (47%)、汽車 (39%) 和消費 (38%) 應用,特定的邏輯段和顯示驅動程序類別 (31%)。預計今年邏輯 IC 的平均售價將下降 5%,但被邏輯單元出貨量 30% 的大幅增長所抵消。
ICinsights表示,隨著 DRAM 的每比特價格從 2020 年第四季度的每 Gb 39 美分上漲到 2021 年第二季度的每 Gb 50 美分,IC Insights 將其對 DRAM 市場的 2021 年全年預測上調至 41%。此外,由于供應仍然緊張,預計今年下半年DRAM的每比特價格將繼續上漲。
ICinsights對 NAND 閃存市場的預測是 22% 的增長。他們指出,從 2020 年第 1 季度到 2021 年第 1 季度,NAND 的每比特價格下降了 26%,但價格在 2021 年第 2 季度企穩,預計將在今年剩余的兩個季度內上漲。預計 2021 年全年內存市場總量將增長 32%。
如前所述,在單位出貨量增長 21% 和 ASP 增長 2% 的推動下,今年全球 IC 市場預計將增長 24%。24% 的增長率將是過去 16 年全球 IC 市場的第三大增長率,僅次于 2010 年 33% 的激增和 2017 年 25% 的增長。
WSTS:模擬芯片市場今年將增長21.4%,達677億美元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布最新半導體市場展望報告,因為看好記憶體市場強勁成長動能,二度調升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由原本預估的10.9%大幅上修至19.7%,市場規模將達5,272.23億美元并創下歷史新高。WSTS也看好半導體市場2022年持續成長,預估將較今年再成長8.8%達5734.40億美元規模,亦即半導體市場將在2020~2022年出現連續3年正成長。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加快數字轉型成新常態,根據臺積電在技術論壇提供數據,全球遠距辦公的人數在3周內成長20倍,全球有2.5億學生在2周內轉為線上學習,Disney+訂戶數在5個月內就達到Netflix在7年累計的訂戶數。業者分析,數位轉型造成晶片需求跳躍成長及供不應求,邏輯IC及模擬IC今年成長動能強勁,DRAM、NOR/NAND Flash亦因供給吃緊而價格持續上漲。

WSTS去年12月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較去年成長8.4%,而今年3月時將年成長率上修至10.9%,此次則將年成長率二度上修至19.7%,主要就是看好記憶體市場強勁成長動能。在DRAM及NAND Flash漲價效應下,WSTS預估今年全球記憶體市場將年增31.7%達1547.82億美元,且明年還會再成長17.4%達1817.10億美元,連續2年創下新高紀錄。
WSTS同時看好感測元和模擬IC市場今年都有年增逾二成的強勁成長,其中,感測元件受惠于智能手機的多鏡頭趨勢,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及電動車增加感測器搭載數量,推升今年感測元件市場規模年增22.4%達183.21億美元。
再者,5G能手機、搭載英特爾及超微新處理器筆電、電動車及充電樁等對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的強勁需求,推升今年模擬IC市場年增21.7%達677.16億美元,而包括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在內的離散式半導體(discrete)市場亦年增18.3%達281.54億美元,同步創下新高紀錄。
以區域別來看,亞太地區仍是最大半導體市場,今年成長力道最強,預估年增23.5%達3347.05億美元。美洲地區為第二大半導體市場,預估年增11.1%達1059.81億美元。
ICinsights:汽車芯片市場份額首次下滑
在本月的麥克林報告6 月更新中,IC Insights 將按主要產品類型和最終用途應用(即計算機、通信、消費類、汽車、工業和政府/軍事),對 IC 使用截止2025年的使用進行預測。
如下圖顯示,自 1998 年以來,只有汽車和通信最終用途細分市場獲得了市場份額。在全球智能手機需求爆炸式增長的推動下,通信市場在 IC 市場的份額幾乎翻了一番,從 1998 年的 18.5% 增加到 2020 年的 35.0%。

如圖所示,汽車芯片在整個市場份額從 1998 年的 4.7% 增加到 2019 年的 8.7%,然后在 2020 年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回落至 7.5%。汽車在整個 IC 市場的份額從未超過 9.0%,而 IC 市場的通信份額則在2013 年達到頂峰的 37.2%。2020 年,通信 IC 市場規模是汽車 IC 市場的 4.7 倍。
在許多情況下,汽車 IC 僅占 IC 供應商總銷售額的一小部分。(在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臺積電,汽車應用的銷售額從未超過其銷售額的 5%。)生產汽車 IC 通常不需要領先技術——許多非存儲器汽車 IC 繼續在 200 毫米晶圓上制造——但它確實需要嚴格遵守嚴格的可靠性和測試要求,并需要 IC 制造商承諾滿足客戶的長生命周期需求。還值得注意的是,汽車 IC 最終用戶以談判強硬而臭名昭著,往往為汽車 IC 供應商留下微薄的利潤。
盡管目前汽車 IC 短缺,但許多汽車 IC 產品的平均售價保持相當穩定。例如,2020 年汽車專用 IC 的 ASP 為 0.96 美元(比去年專用 IC 市場總售價低 15%),而在 2021 年第一季度僅為 0.95 美元。2021 年第一季度的汽車專用 IC ASP 低于 2020 年。
近期許多IC行業頭條都聚焦于汽車IC短缺問題,但鑒于其規模相對較小,預計汽車細分市場的強勁增長不會顯著提升今年整體IC市場的增速。事實上,1Q21/1Q20 汽車 IC 市場增長了 23%,與全球 IC 市場的增長率相同。
而根據知名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數據顯示,德國芯片供應商英飛凌在 2020 年超過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半導體供應商。
報道進一步指出,包括英飛凌,恩智浦與瑞薩、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在內的前五名供應商在 2020 年占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的近 49%。另一方面,“其他”類別包括超過 45 家公司,約占 2020 年汽車半導體市場16% 的份額。
Strategy Analytics 還估計,2020 年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收入同比下降 6.0%,從 2019 年的 372 億美元降至 350 億美元。
“2020 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受到上半年全球 COVID-19 大流行的影響,但被壓抑的需求啟動了強勁的復蘇,使汽車半導體供應商的收入強勁增長,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整體同比增長的年降”,該報告作者兼Strategy Analytics PBCS服務總監Asif Anwar指出。
“然而,英飛凌是前五名中唯一一家在收入和市場份額均實現增長的公司,賽普拉斯半導體幫助英飛凌鞏固了第一大汽車半導體供應商的地位。”
Anwar 先生總結道:“隨著半導體公司繼續追趕,2021 年的需求管道仍然強勁,汽車半導體行業參與者有望享受一段持續收入和盈利增長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