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世界半導體大會上,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首席執行官鄭力發表了以《后摩爾時代先進芯片成品制造技術的突破》為主題的演講。


鄭力指出,今年上半年缺芯、缺產能,特別是汽車缺芯的問題是熱門話題。當前,摩爾定律走到了后摩爾時代,我們也感受到了責任的重大。
在他看來,先進封裝發展到今天,“封”和“裝”已經不是它的決定因素,高度集成的“集”,還有高度互連的“連”才是它華麗轉身的關鍵,同時也是制造關鍵。
具體從2011年到2021年,芯片成品形式的集成密度和連接性能大幅提升,從制造工藝關鍵詞的質變來看,概括為由”封“裝”轉向“集”“連“。目前,晶圓級封裝的再布線層線寬間距已經從20/20um發展到2/2um,縮小了10倍;手機主芯片的晶圓節點也從28nm發展到5nm,從有機基板變為扇出型再布線層;CPU、GPU的I/O密度增長10倍;無線射頻模塊內布元器件數量增長30倍。用一句話概括,先進封裝在技術向前發展到異構集成,微系統集成階段時實現了質的飛躍。
鄭力表示,先進芯片成品制造技術正在發生顛覆性突破。以長電科技為例,在異構集成技術賽道,長電科技也在不斷換擋提速,面向Chiplet異構集成應用推出了XDFOI全系列的解決方案,包括2D chiplet、2.5D chiplet、3D chiplet等,可靈活實現異構集成。鄭力透露,這些產品在2022年、2023年都有面向量產的項目和解決方案。
此外,受到TSV昂貴的成本和良率影響,長電科技還推出了無硅通孔扇出型晶圓級高密度封裝技術,使用Stacked VIA替代TSV。該技術可以實現多層RDL再布線層,2×2um的線寬間距,40um級窄凸塊互聯,多層芯片疊加,集成高帶寬存儲,集成無源元件。未來,它還可以實現1×1um高密度的線寬間距以及20um極窄凸塊互聯。
然而,光有制造工藝和高密度的互聯、高密度的集成工藝是不夠的,目前國際龍頭企業也在加強和設計行業包括IP、EDA等企業的合作。除了設計以外,測試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但其往往被忽略。
鄭力強調,想要保證良率、保證性能提高,就需要協同設計優化芯片集成與測試一體化。目前,國際上專門面向異構集成成立標準化委員會,制定了異質集成測試國際標準,旨在把測試和芯片高密度集成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集成電路器件的芯片成品制造的關鍵制造工藝。長電科技在早期成為重要的、標準化委員會主要成員。
最后,鄭力表示,在后摩爾時代,先進封裝已遠遠超過封測字義范圍,封測已經走進集成電路芯片成品制造這個重要產業階段。在這個方面,先進封裝已讓人充分認識到它的升級換代對集成電路摩爾定律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長電科技相信,在后摩爾時代可以把集成電路產業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