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證監局披露,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甬矽電子”)已經完成科創板IPO輔導。
記者采訪獲悉,新需求不斷涌現之下,多家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訂單持續飽滿、產能緊張,景氣度至少將持續到明年第一季度。更有部分人士甚至樂觀看多至明年年中。
成立四年即沖刺IPO
天眼查顯示,甬矽電子成立于2017年11月,注冊資本3.48億元,主要從事高端集成電路(IC)的封裝和測試。公司一期占地126畝,項目計劃5年內投資30億元(分兩段實施),建設達產后具備年產50億塊中高端集成電路、年銷售額30億元的生產能力。
“除了團隊實力斐然外,趕上產業大機遇是甬矽電子能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業內人士解讀稱,甬矽電子不但搭上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快車”,還趕上了近兩年需求大爆發帶來的產能緊缺機遇。
“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發展,電子產品和算力需求日新月異,單人的硅(即芯片)用量只增不減,封裝需求也就水漲船高。”一家封裝上市公司的高管解釋稱,在需求大爆發的背景下,國外半導體產業生產又受到疫情影響,這使得全球的需求進一步向中國集中,出現了封裝產能短缺情況。
甬矽電子備受資本看好。天眼查顯示,甬矽電子16位股東中不乏明星基金和上市公司。比如,甬矽電子第三大股東為朗迪集團,持股10.03%;第十大股東為江蘇疌泉元禾璞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元禾璞華”),持股3.24%,而元禾璞華的第三大合伙人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即大基金),其在元禾璞華的最終受益股份為21.56%。
封裝公司訂單飽滿
“優先保證老客戶、重點客戶訂單,新客戶訂單盡量不接。”被問及下單多久可收到貨,一家封裝大廠的銷售經理對記者表示,現在老客戶訂單應接不暇,公司沒有更多產能服務新客戶。
記者獲悉,國內主要封裝、測試公司目前都訂單飽滿,銷售火爆。
比如,通富微電在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智能化、5G、物聯網、電動汽車等新技術的落地應用,使得整個集成電路行業處于高景氣周期,終端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產能緊張的局面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由于處于高景氣周期,通富微電預計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48 億元,較2020年增長37.43%,經濟效益將實現飛躍式增長。
晶方科技于5月24日在上證e互動披露,公司目前生產飽滿。募投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相關投入正在逐步進行之中,產能效益也將逐步釋放。
華天科技近期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目前處于滿產狀態,正在不斷進行產能擴張。此外,公司部分產品還上調了價格。
“如果需求繼續增長,測試產能也要靠搶了。”利揚芯片董事長黃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公司在不停采購設備、增加產能,目前基本上依然處于滿產狀態。公司已啟動實施第三個五年計劃等中長期發展目標,根據公司以往的年復合增長率30%以上的情況,公司制定了“三年翻一番,五年達10億”的發展目標。
記者了解到,越是高端芯片,對測試的依賴越強,測試需求越多,每顆芯片需要進行CP(晶圓中測)和FT(封裝成品終測)兩道測試,這使得芯片測試的需求不斷增長。需要提及的一點是,設計公司只有在拿到晶圓廠和封裝廠確定的產能并投入生產后,才會下單給獨立第三方測試公司,因此芯片測試市場具有一定的滯后效應。
“訂單已排到明年第一季度。”被問及封裝景氣度還能持續多久,上述封裝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在需求確定性的不斷增長態勢下,囤貨、砍單等都不過是“噪音”,這種短期的影響不會改變產業大趨勢,目前的封裝總體產能依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對此,某整機廠人士表示認同,并樂觀地預計封裝產能緊張將至少持續至明年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