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報道,根據周三發布的增長戰略草案,日本將采取一切政策措施來吸引海外半導體公司,包括提供慷慨的財政激勵措施,加入全球競爭以確保關鍵組件的供應。
“日本將迅速配合其他國家的努力,以吸引尖端芯片制造設施,以便在國內建立安全的供應鏈,”提交給內閣府戰略會議的文件稱。內閣定于本月底批準該文件。
日本超過 60% 的半導體來自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人們仍然擔心中美緊張局勢可能會擠壓全球供應鏈并擾亂其自身行業的出貨量。
與此同時,美國和歐洲正在采取積極行動來加強自己的半導體供應鏈,這些供應鏈越來越被視為對經濟國家安全至關重要。日本希望增加財政激勵措施,但與美國或歐盟的財政實力相匹配將是一個挑戰。
“半導體現在與食品或能源一樣重要,”日本經濟產業省的一位官員說。
“我們的目標是與外國公司合作,而不是單靠日本玩家的努力,”內閣府官員說。
政府中的一些人和執政的自民黨呼吁設立一個價值數百億美元的新超大型基金。關于細節的辯論預計很快就會開始。
目前正在參議院審議的美國創新和競爭法案將在五年內撥款 390 億美元,以幫助在美國建立工廠和研究設施的芯片制造商
歐盟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向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數字技術投資 1450 億歐元(1770 億美元)。日本也有一個旨在促進該行業進步的基金,但規模相對較小,為 2000 億日元(18.2 億美元)。
根據總部位于美國的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臺灣占全球智能手機和其他使用 10 納米或更小技術的先進芯片產能的 90% 以上。
與此同時,即使 28 納米技術在該領域取得進展,日本主要汽車供應商瑞薩電子在國內也只能批量生產 40 納米芯片。預計日本只會在沒有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更加依賴海外供應。
但要吸引先進的芯片制造商,日本也需要刺激國內對其產品的需求。蘋果和微軟等科技巨頭的需求有助于加強美國的半導體供應鏈
“日本沒有硅谷,因此很難吸引高端芯片制造設施,”一位日本官員表示。“我們可能只能確保中端供應。”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還計劃培育使用尖端芯片的行業,如 5G 網絡、自動駕駛汽車、智慧城市技術和醫療機器人。
英國研究公司 Omdia 的 Kazuhiro Sugiyama 表示:“迄今為止,日本主要專注于協助日本公司和研究機構,但它需要一個吸引海外參與者的戰略。”
METI 將率先尋求海外參與者的潛在合作伙伴關系。日本還計劃與美國等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和地區協調,將其部分供應鏈轉移到日本,作為國家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