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德國《商報》透露,大眾計劃將電池業務分拆上市。
據了解,大眾海外部分,動力電池主要由LG化學、SKI和三星SDI供應,其中LG化學占據絕對供應份額。在大中華區,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均是其動力電池供應商;此外,大眾還與先導智能、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等企業簽訂了鋰電設備和鋰電池原材料的巨額采購合同。
在歐洲,大眾投資瑞典電池制造商瑞典Northvolt獲得其20%的股權,同時與其成立了電池合資公司NorthvoltZwei,在薩爾茨吉特建設工廠專門供應大眾,預計2023年投產供貨,設計產能為24GWh。
根據此前大眾透露信息,大眾的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將電芯成本控制在100美元/kWh以內。
今年初,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與寧德時代將進行大量合作,并同時與國軒高科保持合作,以取得更多的電池供應;迪思同時表示,下一輪電池工廠的投資或投向中國。
而在此之前,有韓國媒體報道,大眾汽車將在未來逐步調整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類型,這一決策或將影響其與LG及SK創新的相關合作。大眾汽車可能未來的電動汽車中使用方形(prismatic)電池,這一改變或表明大眾汽車在電池方面的合作將向中國的寧德時代方面傾斜。
另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眾雖然為傳統車企,但近年發展迅速,從2020年全球各品牌電動車銷量來看,特斯拉銷量占據全球第一,全年銷量為49.96萬輛,排名第二的是大眾,全年電動車銷量為22.02萬輛,排名第三位的是中國企業比亞迪,銷量為17.92萬輛。
數據表明,歐洲已取代中國成為電動汽車增長的動力,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歐洲在電動汽車銷量上首次超過中國。歐洲在電動汽車份額方面進一步領先:BEV + PHEV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3.3%增長到2020年的10.2%(包括英國)。在此期間,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份額從5.1%增加到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