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網根據公開消息整理:SK海力士、國巨、蘋果、南京德科碼、信大捷安、瑞盟科技、多維科技、華大北斗等公司近期最新動態,以及行業動態如下(僅供參考):
國資委公布178項央企科創成果推薦目錄:包括DSP/ADC/IGBT/BCD等
5月30日,在第5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國務院國資委向全社會發布《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2020年版)》(以下簡稱《目錄》),這是國資央企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舉措,是中央企業堅持在“用”上下功夫的標志性成果,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具體實踐。
去年以來,為促進中央企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成果應用推廣,國資委組織開展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征集工作,通過征集遴選、專家評估、專利審核等環節形成《目錄》,包括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零部件、分析測試儀器、基礎軟件、關鍵材料、先進工藝、高端裝備以及其他等8個領域共178項技術產品。
其中,在核心電子元器件領域有魂芯系列DSP、高速安全芯片、高速高精度ADC、高壓IGBT等,在基礎軟件領域有“九天”人工智能平臺、麒麟操作系統、BIMbase建模軟件等,在關鍵零部件領域有特高壓直流換流變壓器、核級溫度傳感器、重載車輪、軌道交通驅動齒輪裝置等。
被動元件巨頭國巨宣布6月1日全面漲價
全球芯片短缺,且各項生產成本增加,廠商也陸續調高報價反映成本。供應鏈消息稱,被動元件巨頭——國巨將自6月起,對一線大型組裝廠芯片電阻、鉭電容和MLCC報價做不同程度調漲。供應鏈表示,為反映成本攀升,國巨此次對一線大型組裝大廠為全面性調價,芯片電阻和鉭質電容平均調漲約10%,MLCC漲幅約1%至3%,新價格將在6月1日正式生效。
蘋果供應鏈名單 12加大陸廠商加入
蘋果近日公布了2020年供應鏈名單,對比2019年名單幾家歡樂幾家愁,其中可留意到的是,蘋果新納入供應商以中國大陸廠商最多,高達12家,也顯示蘋果供應鏈分配上,中國大陸廠商的重要性越來越高。
新增加的中國大陸廠商包括:南平鋁業、兆易創新、天馬微電子、江蘇精研、蘇州勝利精密、得潤電子等12家企業。此外也有廣東朝陽電子、吉林利源精制等四家被移除。
從區域來看,中國大陸的新增企業數量最多,在蘋果供應鏈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在中國臺灣地區,新增6家企業,同時也遭移除 6 家企業。其中,新增企業包含雙鴻、康控、GIS、茂林、嘉澤與晶技,而遭移除的企業包含正隆、和碩旗下的復揚科技、TPK在大陸子公司京嘉光電、達方、美律以及明翔科技。在中國香港方面,上海實業控股繼上次被移除后,重回供應鏈名單行列;不過,雅特生科技、國泰達明與創良科技遭移出。另外,美國廠商,蘋果新納入供應商包含萬有半導體,提供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 (VCSEL) 零組件的 Viavi Solutions ,移除的則有英飛凌并購的賽普拉斯半導體、豪威科技、基美、Chemours (CC-US)、迅達科技 (TTMI-US)、SiTime(SITM-US) 與線藝。
日本廠商方面, SMK與夏普集團子公司康達智等遭移除,而東芝則替換成拆分后的鎧俠,此外, NGK特殊陶業被列入新供應商名單。韓國業者則新增提供RFPCB的供應商三星電機,移除軟板商 Interflex。
總投資30億美元的南京德科碼半導體破產
近日,號稱總投資30億美元 ,南京中院宣告德科碼半導體破產,重整投資人退出重整、缺乏挽救可能性。根據天眼查的資料顯示,今年5月,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德科碼”)已被提交強制清算與破產申請,案號為(2020)蘇01破申23號,申請人為王婷婷,辦理法院為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時間為2020-05-13。此外,還有(2020)蘇01破10號的案件,同樣是申請對德科碼進行破產重整。
前十大晶圓代工廠Q1營收創單季新高 Q2或再破紀錄
調研機構TrendForce發布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第一季前十大漸遠代工廠總產值仍再次突破單季歷史新高,達227.5億美元,環比增速達1%。總體排名來看,臺積電、三星、聯電位居前三甲,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上海上海華力分別排名第五、第九和第十,需要指出是,后兩者同屬華虹集團,若合并計算,則華虹集團第一季總營收達6億美元,位居第六名。
投資20億元,年產15億只先進功率器件及模塊封裝項目啟動
5月30日,吉林市委、市政府舉行吉林市5月份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活動上,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先進功率器件封裝基地項目啟動儀式進行。該項目延伸半導體功率器件產業鏈,計劃總投資20億元,總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6萬平方米,年產15億只先進功率器件及模塊封裝,產品應用于工業電源、5G通訊、黑白家電、光伏發電、汽車電子等戰略性新興、新基建配套領域。華微電子先進功率器件封裝基地項目分三期規劃建設。一期投資2億元,建設一條功率器件封裝生產線和芯片測試劃片中心;二期投資6億元,建設一條可用于汽車電子的小功率器件封裝生產線;三期投資12億元,建設一條大功率模塊封裝生產線。項目計劃2022年末投產,預計可實現產值17.6億元。
SK海力士9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業務已獲韓國監管機構批準
5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獲得美國和歐盟的批準之后,SK海力士9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業務的交易,也已獲得了韓國監管機構的批準。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業務的交易獲得韓國機構批準,是由韓國媒體報道的。
韓國媒體的報道顯示,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業務的交易,已獲得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的批準。從韓國媒體的報道來看,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較快批準這一收購交易,是因為他們認為交易在反壟斷方面的擔憂并不高。根據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的數據,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業務之后,SK海力士在NAND閃存市場的份額,將由13%提升至27%,份額翻番,但并不會成為第一大廠商,目前已有廠商在這一領域的份額超過30%。
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業務,是在去年10月份宣布的,SK海力士將以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英特爾NAND固態硬盤業務、NAND閃存和晶圓業務、在大連的NAND閃存制造工廠,還包括英特爾設計和制造NAND晶圓相關的知識產權、研發人員等,英特爾將保留擁有先進存儲技術的傲騰業務。雖然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閃存業務的交易,已獲得美國、歐盟和韓國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但還需要獲得英國、巴西、新加坡等多個國家監管機構的批準。
車規級安全加密芯片廠商信大捷安獲得數千萬元戰略融資
近日,WaveFront Ventures創想未來資本完成數千萬元戰略投資,車規級安全加密芯片廠商:鄭州信大捷安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信大捷安目前正在參與16項車聯網、物聯網、5G等國家、行業信息安全技術標準。在5G-V2X車路協同要求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路側單元中均需嵌入安全芯片,解決智能駕駛狀態下車與車、車與路之間身份與通信安全問題。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符合5G-V2X應用場景要求的車規級高性能安全芯片目前正在大批量產出貨。
模擬IC廠商瑞盟科技獲近億元A輪融資
日前,專注模擬芯片國產化賽道的“隱形冠軍”杭州瑞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瑞盟科技”)對外宣布,獲得近億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金浦新潮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領投,由上海方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布谷天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跟投。目前,瑞盟科技已經與保薦券商簽約,預計今年底啟動上市輔導備案,明年將沖擊科創板IPO。
杭州瑞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位于浙江杭州高新軟件產業園,是一家集中于高性能模擬集成電路和數模混合集成電路設計、測試和銷售的高新科技企業。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是由IC領域探索多年的資深人士組成,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公司目前擁有正式員工62人,其中研發人員38人,占職工總數的60%,專業配置合理,并持續吸引各類優秀人才。
本土高端磁傳感器芯片領軍企業多維科技獲近4億元融資
近日,中青芯鑫作為領投方,完成對本土高端磁傳感器芯片領軍企業江蘇多維科技有限公司(“多維科技”)的投資。本輪融資總額近4億元,由中青芯鑫領投,蘇州市、張家港及多方產業資本支持,包括復鼎資本、騰晉天擇、盛世聚鑫等十多家投資機構。多維科技是江蘇省張家港市磁傳感器產業重點企業,現有股東包括長江國弘投資、超越摩爾基金、智慧創投、金科創投等。
衛星導航芯片企業華大北斗獲B輪融資
5月25日,北斗衛星導航芯片專業研發企業深圳華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B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CPE源峰領投,云鋒基金、中船資本、TCL資本、江鈴汽車等知名投資機構和產業方跟投,現有投資人鼎暉、招銀國際、啟迪、中航產投進一步追加投資。據悉,本輪融資將重點用于強化產品研發和芯片級產品解決方案的行業市場拓展。華大北斗是一家導航芯片及產品制造商,公司專注于從事導航定位芯片、算法及產品的自主設計、研發、銷售及相關業務,主要生產了HD80系列、HD90系列等產品,產品可應用于汽車、物聯網等專用終端市場,同時提供芯片及其應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