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芯片荒”愈演愈烈,特斯拉正在想盡各種措施,以確保不被斷供。
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業內知情人士稱,特斯拉正在與中國臺灣、韓國和美國的供應商商討協議,將提前支付芯片費用,以確保關鍵材料的供應。同時特斯拉也在考慮購買一家芯片工廠,以克服全球供應短缺。
據上述報道,一些代工芯片制造商已開始允許大客戶預付定金,以保證以固定價格完成某些訂單。這種做法在過去極不尋常,因為對于代工芯片制造商而言,根據不同客戶的訂單來靈活分配產能,長期以來一直是它們盈利的基石。
為特斯拉制造芯片的三星的一名高管表示,隨著客戶尋求越來越專業化和定制化的半導體,合同安排將不得不改變。野村證券分析師CW Chung表示:“鑒于目前的產能短缺,三星可能會把專用產能交給特斯拉這樣的公司,因為其使用的芯片生命周期更長。”
芯片生產周期過長、日本瑞薩的芯片工廠火災以及美國德州冬季暴風雪等意外因素共同導致了今年的芯片短缺現象。受芯片短缺影響,包括福特、通用、Stellantis等汽車制造商已經被迫停產數日乃至數周。
咨詢公司AlixPartners警告,芯片短缺或導致全球汽車產業損失1100億美元,這較其今年1月預測的610億美元損失金額增加81.5%。今年全球汽車產量將下降390萬輛,這較其今年1月預測的220萬輛增加77%。
據特斯拉上個月公布財報,特斯拉一季度交付了184800輛Model 3和Model Y,超越預期且創下紀錄,但當季沒有生產高階版Model S和Model X,而是消化庫存交付了2020輛老款Model S和Model X。
在財報中,特斯拉表示,通過快速轉向新的微控制器,同時為新供應商生產的新芯片開發固件,解決了全球芯片供應短缺的問題。馬斯克在業績電話會上回應目前困擾汽車業的芯片短缺問題時表示:“在第一季度,我們經歷了特斯拉面臨過的最艱難供應鏈挑戰。”
特斯拉需要最新一代的量產芯片主要在中國臺灣和韓國生產,為了避免自己陷入“斷供”的被動局面,特斯拉正在積極采取措施。但對于特斯拉購買代工廠的計劃,業內人士認為不太現實。
據《金融時報》援引業內人士稱,對特斯拉等汽車制造商來說,收購并運營一家芯片工廠還太遠。這類工廠價格昂貴,一個尖端實驗室需要高達200億美元的投資,而且運營此類工廠的復雜性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