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荒仍未見緩解,芯片短缺危機已經蔓延到電子相關的各個產業。如今又傳壞消息,連半導體芯片生產設備也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據日經報道,部分重要零組件的生產設備交貨期延長至52周,甚至是更久,將連帶晶圓制造、封測等廠的產能也受到影響。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芯片短缺的情況對全球產業造成沖擊,如蘋果、三星電子等科技巨頭也無法幸免于難,然又傳出部分半導體生產設備出現交貨期延長52周以上的情形出現,將對晶圓制造、封測和印刷電路板等廠商的擴產計劃造成影響。
報道指出,目前已知至少4種重要零部件的生產設備有供不應求的情況出現,主要原因為芯片短缺,以及因疫情而引發的人力不足。
據消息人士透露,以新加坡Kulicke & Soffa為主要供應商的打線接合(wire bonding)生產設備,交貨期需要約10至12個月;此外,據2名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前所未有的需求大增,以日商Disco為主要供應商的晶圓切割機(wafer dicing),交貨期達5至8個月,高于原期限1至3個月。
另外,日商Advantest和美商Teradyne所供應的芯片封測(chip testing)設備,交貨期也大幅延長;用于印刷電路板和芯片基板的激光鉆孔(laser drilling)設備,其主要供應商三菱電機也向客戶告知,若現在下訂,部分設備交貨期需要超過12個月,而高階芯片基板的交貨也將延長13個月。
芯片基板主管向日經表示,并非我們不想擴產,而是下訂后也無法在短期內拿到,有人一次下訂50至100臺三菱激光處理設備;他們(三菱)告知我們,隨著需求大增,產能滿載,可能需要等到明年才能交貨。
日商迪斯科表示,目前正與客戶進行協調,將盡力滿足交貨時間。
如今向設備供應商下訂,需要到年底或明年才能交貨,意味著整個供應鏈都將被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