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工信部公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了發展路徑和目標。到2025年的具體目標是:供給能力明顯增強。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國內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主營業務收入超50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達到10家以上。
《征求意見稿》指出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普及數字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轉型。
《征求意見稿》提出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系統集成技術突破、加快創新網絡建設、開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加快行業數字化網絡化發展、促進區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合力發展工業軟件產品、著力打造系統解決方案、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等。
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聚焦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全過程,突破設計仿真、混合建模等基礎技術,開發應用增材制造、超精密加工等先進工藝技術,攻克智能感知、高性能控制、人機協作、精益管控、供應鏈協同等共性技術,研發人工智能、5G、大數據、 邊緣計算等在工業領域的適用性技術。
在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方面,針對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環節的短板弱項,加強用產學研聯合創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基礎零部件和裝置。推動先進工藝、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深度融合,通過智能車間/ 工廠建設,帶動通用、專用智能制造裝備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級。推動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應用,研制一批國際先 進的新型智能制造裝備。
在完善信息基礎設施方面,加快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千兆光網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規模化部署,鼓勵企業開展內外網升級改造,提升現場 感知和數據傳輸能力。加強工業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支撐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