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華燦光電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提到,受益于公司產品戰略轉型調整,Mini芯片、高端背光、高光效等產品的占比有所提升,產品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產品毛利率和凈利潤有明顯的提升,2020年預計盈利1,600萬元至2,400萬元人民幣。
前瞻布局Mini/Micro LED行業
眾所周知,前兩年是LED行業的宏觀調整期,由于市場新增產能的釋放導致芯片整體產能過剩,在市場競爭白熱化之下,芯片價格嚴重下滑。在充滿變數的環境之下,很多企業都決定轉型,這既可能是一場淘汰賽,也可能是走向勝利的捷徑,只有在逆周期中擴張,在下一輪周期來臨時才能獲得更為穩固的地位。
在價格的波動率見底的情況下,產值的彈性就決定于產品的價格。因此,如果LED行業想要再次迎來生機,需要新產品引領行業再次增長,只有通過新產品開啟新的賽道,才能釜底抽薪,而這次的新賽道是Mini LED、Micro LED為代表的新產品應用。
行業龍頭企業華燦光電的總裁周建會博士,提出了產品結構調整、精細化管理、全產業鏈合作的策略,提前布局Mini LED和Micro LED新型顯示等高端市場。
華燦光電的正確布局抓住了LED行業的機遇,產品價格在經歷行業冰點之后,逐漸平穩,高端產品重要性顯現,Mini LED產品商業化正在加速落實。在開源節流的雙重發展下,華燦光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2020年第三季度華燦光電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563.75萬元。這一舉措扭轉了公司自2018年四季度開始虧損的局面,僅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
根據Yole數據顯示,全球Mini/Micro LED顯示設備規模到2023年將成長至8070萬臺,年復合成長率達90%,Mini/Micro LED已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截至到2020年6月,華燦光電中高端產品占比已超80%。
快速入局第三代半導體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官宣“新基建”的范圍,正式定調了5G基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的發展方向。受益于“新基建”對下游產業的大力扶持,在“新基建”與國產替代的加持下,中國第三代半導體也迎來發展的窗口期。
預計到2025年,5G通信基站用GaN射頻器件的國產化率將達到80%;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在高速列車、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機、智能電網等領域規模應用;到2030年,將形成1-3家世界級龍頭企業,帶動產值超過3萬億元,年節電萬億度。
除了全球LED芯片產能第二、收入規模第三,華燦光電的技術能力覆蓋從襯底、芯片設計到制造、測試全流程,產品覆蓋藍寶石襯底、LED外延片、LED芯片等領域,在各細分行業位于全球前列。同時,華燦光電還在積極探索GaN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并拓展至電力電子半導體器件等領域。
并且,華燦光電已通過定增投向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業務進一步向GaN功率器件延伸,未來下游輻射領域可從消費電子擴展至汽車電子、數據中心等各類應用,有望實現高端綜合半導體制造商的戰略升級,具備廣闊的新增市場想象空間。目前,華燦光電浙江子公司已獲批浙江省第三代半導體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并成立博士后工作站,預計于2021年完成芯片技術方案開發,之后逐漸實現量產。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華燦光電已在LED領域頗有成就,在正確的戰略布局之下,未來在半導體相關領域有望實現更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