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事關芯片生產的消息不斷傳來。
21日,日本半導體巨頭、全球最大汽車芯片制造商之一的“瑞薩電子公司”總裁柴田英利表示,公司一家重要工廠日前發生火災,可能對供應鏈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根據瑞薩公布的消息,本月19日凌晨,公司在茨城縣那珂市的工廠發生火災,五個半小時后大火才被撲滅。起火點位于“無塵室”,是工廠的核心設施。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受傷,但部分設備受損。那珂市的工廠是瑞薩旗下生產車用半導體的重要工廠,據稱本次受災的是尖端產品——300毫米晶圓生產線。
芯片供應緊張早已開始,3月17日,三星移動業務聯合CEO Koh Dong-jin表示:“全球信息技術行業的芯片供需嚴重不平衡。很難說芯片短缺問題已經百分百得到了解決。”
上月,美國得州暴風雪導致大面積停電,迫使一些當地的芯片制造商停產,加劇了供應問題。三星表示,其得州奧斯汀工廠尚未重啟運營。“雖然我們正努力盡快恢復運營,但我們正在檢查和重新配置設備,這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恢復至正常水平。”
芯片短缺形勢可能超過預期 汽車領域受影響明顯
芯片供應是眾多消費品的基石,其中汽車制造商首當其沖,部分原因是此前沒有庫存規劃,汽車行業芯片短缺風波正愈演愈烈。自去年疫情高峰期,許多汽車制造商因銷量預期較低而減少訂單后,電腦芯片供應就一直很緊張。許多代工廠(按需生產)的芯片產能快速分配給了其他需求旺盛的行業。因缺芯,大眾和通用汽車等汽車制造商已經被迫削減產量。隨著供應緊張預計下半年才會緩解,一些汽車行業人士呼吁,提高行業預測能力。
此次發生火災的瑞薩電子公司方面表示,在汽車芯片供應緊張的背景下發生這樣的事情,公司很擔心會對供應鏈造成嚴重影響。公司將與相關機構和客戶攜手采取各種辦法盡可能減小負面影響——目標是在一個月內重新開始生產,但目前還不能確定。
此次發生火災的瑞薩電子公司方面表示,在汽車芯片供應緊張的背景下發生這樣的事情,公司很擔心會對供應鏈造成嚴重影響。公司將與相關機構和客戶攜手采取各種辦法盡可能減小負面影響——目標是在一個月內重新開始生產,但目前還不能確定。
3月17日,本田表示,其大部分美國工廠下周將因此停產。3月17日晚間,沃爾沃汽車公司宣布,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將在本月暫停或調整其中國和美國工廠的生產。沃爾沃表示:“我們預計第二季度形勢將變得非常嚴峻,因此決定采取措施,盡量減少對生產的影響。”
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Hakan Samuelsson)上月表示,汽車
行業芯片短缺問題尚未對該公司銷量造成沖擊,但有可能會給公司第一季度業績造成巨大風險。
全球半導體巨頭瑞薩電子曾警告,全球汽車芯片供應短缺局面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下半年。德國大陸集團和中國臺灣群創光電等業內巨頭也都警告稱,芯片短缺形勢可能超過預期。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警告稱,整個汽車行業加速汽車芯片生產的努力可能會減慢其他消費性電子行業和工業應用的芯片供應。
部分分析人士認為,芯片短缺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基本得到解決,但令人擔憂的是,特定領域(比如需要時間來增加產能的成熟半導體)的短缺局面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最終會抑制整個消費電子行業,并推高價格。
供需不平衡 國內外企業同步加速布局
面對不輕松的供需形勢,國內外多企業也在同步加速布局,重點聚焦芯片半導體領域。
對于國內狀況,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近日表示,當前我國芯片制造產能發展嚴重滯后于需求,供給能力和需求的差距越來越大。按照目前速度,再過幾年中國產能和需求的差距至少相當于8個中芯國際現在的產能,因此必須加速擴產。
當前,國內半導體產業不斷加速前進。在政策支持與號召下,越來越多公司投身于芯片行業。近期,中芯國際等中國公司已經增加了對制造半導體芯片所需設備的購買。其中,國內老牌彩電巨頭TCL宣布,將斥資10億,用于完善半導體業務的投資和布局。TCL進入半導體行業已經策劃很長一段時間。公司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打算借助這次機遇,在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半導體功率器件方面,取得技術層面的提升。
隨著汽車新四化的快速發展,半導體在汽車上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很多車企都早已強化在該領域的布局。上汽早在2018年3月就與英飛凌聯合成立了上汽英飛凌汽車功率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比亞迪更是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
3月5日,東風汽車參股成立華芯半導體,早在2019年,東風汽車就曾通過旗下智新科技與中車時代聯合成立了智新半導體,在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功率半導體模塊封裝測試生產線,自主研發、制造和銷售功率半導體模塊,以替代進口。目前,智新半導體年產30萬車規級IGBT芯片模塊生產線即將于4月投入量產,實現車規級芯片模塊的國產化替代。
3月10日消息,博世德累斯頓晶圓廠宣布其首批硅晶圓從全自動化生產線下線,為其2021年下半年正式啟動生產運營奠定基礎。據悉,該工廠投產后,將會主攻車用芯片制造。博世將利用這批晶圓來制造功率半導體,以應用于電動車及混合動力車中DC-DC轉換器等領域。
3月11日,聞泰科技全資子公司安世半導體宣布與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簡稱UAES)在功率半導體氮化鎵(GaN)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旨在滿足未來對新能源汽車電源系統不斷提升的技術需求,并共同致力于推動GaN工藝技術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研發和應用。
美國電子行業戰略咨詢公司IBS首席執行官Handel Jones近日在SEMICON CHINA論壇上表示,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1.1萬億美元,中國半導體市場將占全球的60%。2020年中國在半導體上的人均支出為86.18美元,是2010年的5.2倍,到2030年約增至200美元。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全球領先的代工廠有望在2021年到2023年間進行大規模的半導體設備資本投資。
有半導體資深人士表示,中國半導體在多個領域確實與國際先進存在很大差距,短期內也無法完成追趕,但中國半導體可以快速占領一個領域,就是快速擴大成熟制程的產能。隨著國內晶圓廠建設高潮來臨,國產化前景十分廣闊。
與此同時,大陸已成全球最大市場,產業巨頭表態加強合作。3月11日“中美半導體產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宣布成立,將為兩國半導體產業建立一個及時溝通的信息共享機制,交流有關出口管制、供應鏈安全、加密等技術和貿易限制等方面的政策。
半導體已成為全球關注的“掌中寶”,供應與需求,技術與市場,競爭與合作,變化起伏,一波又一波。盡管國內短期內無法完成追趕,但腳步不停,格局未定,相信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進程會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