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集成電路是信息社會的基石,也是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礎。應該說,芯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關系到現代信息產業和產業鏈發展。芯片產業、集成電路產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布了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全面優化完善高質量發展芯片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有關環境政策。“兩會”期間,多位代表也曾圍繞著相關領域從產業、技術、人才等不同角度提出發展建議。
中芯國際:擬經由中芯深圳重點生產28納米及以上的集成電路和提供技術服務
3月17日,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簽訂由深圳政府于2021年3月12日同意的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框架協議,中芯國際和深圳政府(透過深圳重投集團)(其中包括)擬以建議出資的方式經由中芯深圳進行項目發展和營運。依照計劃,中芯深圳將開展項目的發展和營運,重點生產28納米及以上的集成電路和提供技術服務,旨在實現最終每月約40,000片12吋晶圓的產能。預期將于2022年開始生產。待最終協議簽訂后,項目的新投資額估計為23.5億美元。各方的實際出資額將根據第三方專業公司對中芯深圳所作評估而定。
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
3月16日,工信部發布《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提出了六大點內容:加強全產業鏈標準工作的統籌推進、扎實做好基礎和重點領域標準研制、優化提升標準體系供給結構和水平、持續深度參與全球標準化活動、積極推進重點標準的有效實施、大力營造良好的標準政策環境。
其中,《工作要點》提出要大力開展5G及下一代移動通信、“IPv6+”及下一代互聯網、域名服務和管理、高速寬帶、未來網絡、互聯互通、移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數據中心、區塊鏈、量子信息、衛星通信及導航定位、網絡和數據安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個人信息保護和智能終端未成年人保護、信息技術服務、人機交互和信息無障礙、無線電新技術和電磁兼容、無線電發射設備、電動汽車和充換電系統、燃料電池汽車、增材制造、無人機、集成電路、先進計算、新型顯示、人才培養等標準的研究與制定。穩步推進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超高清視頻新應用場景、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健康養老、5G+醫療健康、信息消費等融合創新標準制定。
上海: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臨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創新主體
3月16日,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社會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有關情況。措施中包括聚焦重點發展產業與領域,打造臨港新片區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創新主體。支持培育新型的產業大學,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打造集“職業培訓+學歷教育+開放平臺”于一體的融合型載體。
“十四五”規劃:瞄準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
3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全文正式發布。《綱要》提到到制定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集中優勢資源攻關新發突發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醫藥和醫療設備、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礎材料、油氣勘探開發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中山大學將在深圳校區新建集成電路學院
中山大學近日發布了《中山大學關于成立集成電路學院等的通知》。該通知稱,經研究決定,中山大學在深圳校區新建集成電路學院、先進制造學院、先進能源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商學院、理學院6個學院。
湖南鋪排30個電子信息制造業重點項目 多個集成電路項目入列
近日,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2021年湖南省電子信息制造業重點項目名單》。根據項目名單,2021年湖南共鋪排30個電子信息制造業省級重點項目,總投資1352億元,主要分布在信創工程、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及半導體、智能終端、高端元器件、新型電子材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方向領域。
蘇州發布集成電路產業白皮書
蘇州市工信局發布《2020年蘇州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白皮書》,從產業發展、載體建設、區域布局、政策解讀等方面,系統梳理了蘇州集成電路產業基礎與成效。
白皮書指出,蘇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速,全市已擁有集成電路及相關企業230余家,形成了以“集成電路設計—晶圓制造—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為核心,設備、原材料及服務產業為支撐的集成電路產業鏈,產業集聚態勢明顯。2020年,克服疫情沖擊,蘇州集成電路產業“逆勢上揚”,實現整體銷售收入625.7億元,同比增長21.3%。目前,蘇州工業園區、昆山、高新區以及張家港市、吳江區、相城區等板塊涌現出一批優質科創企業,多家企業創新步伐迅速并在資本市場表現突出。此外,2020年,蘇州建立“鏈長制”,重點打造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鏈,推動一批重點項目建設,組織評選全市集成電路企業20強,為區域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注入更多動力。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大趨勢下,蘇州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具有對接上海資源溢出的優勢與必然,要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對接承接上海資源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