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道稱,字節跳動正在自研云端AI芯片和Arm服務器芯片。
媒體報道指出,從此前市場中公開的消息來看,字節跳動正在積極組建AI芯片團隊,目前已經在各大招聘平臺上有不少芯片相關職位,涉及到芯片應用(ARM軟硬件優化)、芯片綜合/STA工程師、芯片DFT工程師、芯片后端設計工程師等崗位,工作地點主要在北京和上海。
字節跳動AI芯片的研發方向
而從知情人士處的消息中顯示,則是明確了字節跳動AI芯片的研發方向。
而從知情人士處的消息中顯示,則是明確了字節跳動AI芯片的研發方向。
對于上述傳聞,字節跳動在面對媒體求證時回應表示,是在組建相關團隊,在AI芯片領域做一些探索。
事實上,作為一家知名的信息科技公司,字節跳動入局芯片自研早有征兆。早在2018年,字節跳動副總裁楊震原就曾向媒體透露,字節跳動擁有全球數量最大的用戶上傳視頻需要分析處理,有大量的芯片采購和應用。目前也在芯片相關領域積極尋求突破。
今年2月,字節跳動參與了GPU新秀摩爾線程(成立于2020年10月)的Pre-A輪融資。不過,與國內其他科技巨頭相比,其在芯片領域的布局并不算快,一直沒有太大的動作。
反觀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其在芯片領域的布局可謂聲勢浩大,不僅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并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阿里巴巴的芯片投資策略以“投資+自研”為主。
對外投資方面,阿里巴巴已經相繼投資了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鑒科技、耐能、翱捷科技、恒玄科技等眾多芯片公司,其中寒武紀和恒玄科技已經在科創板上市,翱捷科技的科創板申請也已經獲得上交所問詢。
芯片自研方面,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達摩院開始走上自研芯片之路,并于2018年收購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隨后將中天微和達摩院自研芯片業務整合成一家獨立的芯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目前,平頭哥半導體已經形成了玄鐵系列CPU、無劍SoC平臺、含光NPU人工智能芯片三大產品線,涵蓋了處理器IP、一站式芯片設計平臺和AI芯片。
百度的投資策略則是從合作結盟逐漸演變為自研。
據悉,早在2011年,百度就開始基于FPGA研發AI加速器,到目前為止已經發布了了多款產品。2017年3月,百度聯合ARM、紫光展銳和漢楓電子共同發布DuerOS智慧芯片;同年9月,百度發布了云計算加速芯片XPU,合作伙伴為賽思靈(Xilinx)。
2018年開始,百度推出的多款芯片均為自研產品,如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百度昆侖芯片、以及應用于遠場語音交互場景的鴻鵠芯片,目前,百度自言芯片已經應用到自家產品中。在2020年的“萬物智能——百度世界2020”大會上,百度預發布了第二代昆侖芯片,預計將于2021年上半年量產。
騰訊繼續跟投AI芯片公司
作為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騰訊自然不會錯過芯片發展這一機遇,近年來也動作頻頻。
2016年11月,騰訊作為領投方之一投資了可編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不過該公司于2019年被英特爾收購;2018年,騰訊領投AI芯片公司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Pre-A輪投資;2019年6月,騰訊繼續跟投了該公司的新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