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億元
《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裝備及材料產業園發展規劃方案》則計劃總投資380億元打造集成電路裝備及材料產業園,規劃占地1200畝,由新發集成電路產業園(含星洲智能信息園)作為核心區,以先導集成電路裝備材料產業園和新港集成電路裝備園為兩翼,形成“一核雙翼”戰略布局,將納入無錫高新區太湖灣科技創新帶“16+X”科技園。
52億元
立昂微披露其《2021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資不超過5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年產180萬片集成電路用12英寸硅片、年產72萬片6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技術改造項目、年產 240萬片6英寸硅外延片技術改造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立昂微專注于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芯片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及制造領域,主營業務為半導體硅片和半導體分立器件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9月,立昂微正式登陸上交所,當時上市募投項目為衢州金瑞泓“年產120萬片集成電路用8英寸硅片項目”。如今上市半年后,立昂微再次定增募資籌劃擴產,從各項目的投資資金規模來看,12英寸硅片是其本次募投重點。
30億元
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的華瑞微半導體IDM芯片項目又迎來了新動態。華瑞微半導體IDM芯片項目由南京華瑞微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總投資30億元,項目位于南譙經濟開發區,于2020年10月29日奠基,這是南譙浦口合作產業園的首個入駐項目,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功率半導體芯片。
250億日元
3月10日,東芝將在位于日本石川縣的主力工廠引進能大量生產純電動汽車(EV)等使用的功率半導體的制造設備。在去碳化潮流下,純電動車用半導體需求不斷擴大。東芝將投資約250億日元,將石川工廠的產能提高2成。全球只有部分大型半導體廠商使用該設備來制造功率半導體。 將電力高效轉化成動力的功率半導體可以降低純電動車等的耗電量。
10億元
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為順應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趨勢,進一步完善在半導體業務領域的產業和投資布局,TCL科技擬與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設立TCL半導體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擬定名,具體以工商核準登記為準)。
公告進一步指出,TCL半導體擬定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公司與TCL實業分別出資人民幣5億元,各自占比50%,TCL半導體將作為公司半導體業務平臺,圍繞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半導體功率器件等領域的產業發展機會進行投資布局。
2.5億元
3月11日,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擬以現金支付方式收購控股股東新疆天富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北京天科合達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4.6335%的股權,收購價格為人民幣2.5億元。
天富能源表示,電、熱、水、氣等主營業務產品主要為市場定價,近年來國家能源價格政策因素,導致公司主業將長期保持利潤率較低的狀態。為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培養新的利潤增長點具有必要性;公司在保證現有主業正常運營的前提下,逐步嘗試戰略轉型的可能,綜合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為股東提供更為豐厚的回報。本次交易事項不影響公司合并報表范圍,暫時不會對公司主營業務及當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2.2億元
國星光電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向全資子公司增資的議案》,公司擬以自有資金22,000 萬元對國星半導體進行增資,本次增資完成后國星半導體注冊資本由人民幣 60,000 萬元增加至人民幣 82,000 萬元。
3000萬元
紹興市出臺了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對集成電路產業在人才引進、項目投資、平臺建設等領域給予政策支持,投資項目最高補助可達3000萬元,企業核心團隊最高獎勵800萬元。
集成電路產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政策》明確將擴大現有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根據《政策》,紹興市將聯動各區(市、縣)產業基金,吸引社會資本,組建市級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規模不低于200億元。基金不僅將聚焦濱海新區集成電路“萬畝千億”產業平臺,還輻射全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對于集成電路重點項目利用金融機構非政策性貸款的,給予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50%利息補貼,期限3年,單個項目補貼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根據《政策》,對集成電路企業項目投資,按設計類企業設備技術投資額15%、非設計類企業12%的標準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貼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對于特別重大的頭部企業,投資補助還將由屬地另行明確。
紹興市將加大引進和新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平臺。《政策》明確,對新建的專業技術或綜合技術服務平臺,經過市級及以上主管部門認定的,給予其項目設備自籌投入的20%、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補助。對服務集成電路中小企業超過50家的公共服務平臺(機構),按其服務收入10%的比例,每年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補助。
20%
外媒稱,為減少對非歐洲技術的依賴,歐盟希望到本世紀20年代末生產出全球五分之一的尖端半導體,并在5年內制造出首臺量子計算機。據路透社報道,歐盟這項計劃名為“2030數字羅盤”,是在新冠疫情暴露出擁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依賴中國和美國企業的關鍵技術后提出的。
報道稱,半導體兩大制造巨頭都在亞洲:韓國的三星和中國臺灣的臺積電。據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統計,美國的半導體產能僅占全球的12%左右。如果英特爾公司放棄芯片制造業務的話,這一占比會更低。整個歐洲在全球半導體產能中僅占7%。
為了避免屢屢缺貨和減少對亞洲的依賴,歐盟正在嘗試加強半導體產業。去年12月,歐盟十多個成員國(包括法國)宣布準備建立一個“工業聯盟”,以加強歐盟在“芯片設計和生產”方面的能力。
10%-20%
外媒報道,日本信越化學發布消息稱,從4月起對所有硅產品提價10%-20%!
據悉,這是信越化學自2017年以來首次對硅產品宣布提價。原因是主要原料金屬硅在中國的旺盛需求下不斷漲價,輔助材料及物流成本等也在上漲。這些都將轉嫁到硅產品的價格中。
信越在官網表示,硅酮的主要原材料金屬硅的成本正在上升,再加上中國市場需求的強勁增長導致供應短缺以及生產成本上升。此外,由于供應短缺,甲醇成本和催化劑原材料成本(包括鉑金成本)也在增加,還有物流成本和二次材料成本等成本因素也在增加,并已成為對收益構成壓力的因素。信越表示,僅通過自己降低制造成本的努力,已經很難消化這些增加的成本,所以不得不上調了所有硅產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