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中午左右,多家主流媒體報道了中美兩國的半導體協會將組建工作小組,以增強溝通互信、共商行業議題的新聞,給半導體行業帶來不小的震動。
將圍繞“技術和貿易限制”開展工作
經過幾輪討論和磋商,這個工作組被命名為“中美半導體行業技術和貿易限制工作組” 。(China-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Working Group on Technology and Trade Restrictions)
根據中國半導體工業協會(CSIA)發布的聲明,該工作組將為中美半導體行業建立一個及時的信息共享機制,以交流包括出口管制、供應鏈安全、加密技術和貿易限制在內的政策。
聲明稱,雙方希望通過工作組加強溝通,以促進更深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參會代表是半導體公司
CSIA在其公告中表示,這個工作組將與總部位于華盛頓的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共同成立,而代表團則在雙方的協會會員單位中選取。
根據協商結果,中美的兩個半導體行業協會,將各自指定10家成員公司參加工作組,各自分享相關信息并進行對話。協會負責工作組的具體組織。目前,雙方還未公布這10家芯片公司的名單。
這個工作組每年將舉行兩次會議,議題主要聚焦在半導體行業的知識產權、貿易政策和加密技術等。目前第一次會議的時間和參與者尚未決定。
首先面對全球芯片短缺問題
此舉出臺之際,全球的半導體和電子相關行業,正在竭力應對智能手機、個人電腦、汽車和等產品的芯片供應短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國(沒有之一),但與總需求相比,國內芯片的供應遠不能滿足需要。根據研究公司ICInsights的數據,2020年中國總計消費了價值1430億美元的芯片,中國企業生產了其中的227億美元,在其中,總部坐落于中國的芯片公司僅貢獻了83億美元的產值。
2020年美國對華為的強硬制裁,讓減少海外芯片依賴顯得異常重要。
但現在,中美兩國都陷入了全球性的芯片短缺困境。目前各行業的制造商都在“搶奪”捉襟見肘的產能,汽車、智能手機和小工具制造商爭相獲取生產所需的半導體元器件。元器件短缺、生產供應問題,已經對電子產品行業造成了實質性的影響。
或許因為時差原因,SIA沒有在當天發表回應,官網也沒有提到此次組建工作組事宜。但路透社認為,此次在CSIA網站上的公告,導致中國半導體相關股票價格飆升,這可能標志著兩國在科技領域展開更密切合作的信號之一。
在CSIA的此份公告發布后,中芯國際的港股價格上漲了12.4%。華虹則上漲了14%,恒生科技指數上漲5.2%,創下1月20日以來的最大百分比漲幅。

共建全球半導體價值鏈
作日CSIA發布的相關聲明稱,該工作組將遵循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和全球貿易規則,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中美半導體行業共同關心的問題。聲明還補充說,雙方將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強大而有彈性的全球半導體價值鏈(yiqiongl)。
根據中美兩國半導體行業共同關心的領域,這個工作組將探討相應的對策建議,并確定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內容。今年的工作組會議,已計劃將在線舉辦,未來的面對面會議,將視疫情發展的狀況而定。
注:中國半導體工業協會(CSIA)是中國芯片行業的主要貿易協會。SIA是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