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免费国产_美女一级_丰满少妇在线观看网站_日本孕交_亚洲精品久久久_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汽車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5年近7倍空間,IGBT最受益

日期:2021-03-11 來源:民生證券閱讀:365
核心提示:汽車功率半導體5年近7倍空間,IGBT最受益政策支持、節能減排雙重驅動,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預計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 率
汽車功率半導體5年近7倍空間,IGBT最受益
政策支持、節能減排雙重驅動,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預計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 率將達到 20%,2030 年歐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 40%。汽車電動化趨勢下車用功率 半導體單車價值大幅提升。據英飛凌統計,功率半導體 ASP 將從傳統燃油車的 71 美元 大幅提升至全插混/純電汽車的 330 美元,是傳統燃油車的 4.6 倍。根據我們的測算,預 計 2025 年全球汽車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80 億美元,2025 年全球新能源車用功率 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53 億美元,是 2020 年的 7.3 倍,年復合增速高達 48.8%,未來 十年中美歐三地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用 IGBT 市場將有 94 億美元增量空間。目前車用功 率半導體中主要用到的是 IGBT 和 MOSFET,而 IGBT 在新能源車中是電驅系統主逆變 器的核心器件,并可用于輔逆變電路、DC/DC 直流斬波電路、OBC(充電/逆變)等,單 車價值達到 273 美元,占車用功率半導體 ASP 的 83%,是絕對大頭。我們預計 2025 年 全球新能源汽車 IGBT 市場規模將達到 44 億美元,年復合增速約 48.8%,是電動化趨勢 下的汽車功率半導體中最受益品種。
 
產品、工藝、先發優勢三大壁壘構筑強護城河
1)產品壁壘:車規級 IGBT 需具備使用壽命長、故障率低、抗震性高等嚴格要求,能適 應“極熱”“極冷”的高低溫工況、粉塵、鹽堿等惡劣的工況環境,承受頻繁啟停帶來的 電流頻繁變化,對產品要求極高。2)工藝壁壘:車規級 IGBT 設計時需保證開通關斷、 抗短路和導通壓降三者的平衡,參數優化特殊復雜。生產制造時薄片工藝容易碎裂、正 面金屬熔點限制導致退火溫度控制難度大。此外,IGBT 模塊封裝的焊接和鍵合環節技 術要求同樣較高。3)認證周期長、替換成本高、具備經驗曲線效應,行業先發優勢明顯。a)車規級 IGBT 需滿足可靠性標準、質量管理標準、功能安全標準,才有資格進入一級 汽車廠商的供應鏈,認證周期一般至少 2 年。b)由于 IGBT 模塊是汽車中的關鍵部件, 下游廠商出于安全性、可靠性的考慮,替換時往往呈謹慎態度,只有經過大量驗證測試 并通過綜合評定后,才會做出大批量采購決策,替換成本高。c)IGBT 業務需要長期的 經驗積累才能達到良好的 know-how 水平。d)IGBT 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生產、 測試設備基本需要進口。此外,對 IGBT 生產企業的流動資金需求量也較大,新進入者 在前期往往面臨投入大、產出少的情況,需要較強的資金實力作后盾,才能持續進行產 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綜合來看,IGBT 行業中的先行企業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競爭格局優成為成長行業“優質賽道”,但當前國產化率仍然較低
 
據 Omdia 2019 年統計數據,全球 IGBT 模塊前十大廠商占據了 76%份額,市場份額集 中,競爭格局較好。車規級 IGBT 方面,由于較高的行業壁壘,2019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 IGBT 模塊 CR4 份額合計達 81%,呈現寡頭壟斷格局。其中,英飛凌市占率 58.2%排名 第一,比亞迪市占率 18%排名第二,三菱電機、賽米控分列第三、第四。車用 IGBT 憑 借廣闊的成長空間和良好的競爭格局已成為成長行業中的“優質賽道”。但 2019 年中國 新能源汽車 IGBT 前十大廠商中僅有比亞迪、斯達半導及中車時代電氣三家國內廠商入圍,市場份額合計 20.4%,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多重因素加速國產替代,國內廠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多重因素加速國產替代:1)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且未來汽車消費需求仍 將提升,為國內 IGBT 廠商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2)貿易摩擦加劇,半導體自主可控需求日益迫切。3)國內廠商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搶占先發優勢,隨著國內新能 源車廠商的份額提升,出于供應鏈安全考慮,預計將更多采用國內半導體廠商產品。4) 國內 IGBT 廠商具備性價比高、響應速度快等本土化服務優勢,契合新能源車降本增效 需要,有望實現份額提升。5)政策鼓勵、資金支持助力國內 IGBT 行業快速發展。國 內市場空間方面,根據我們的測算,預計 2025 年中國新能源車用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 將達到 177 億元,是 2020 年的 6 倍,年復合增速高達 44%,預計 2025 年中國新能源 汽車 IGBT 市場規模將達到 147 億元,年復合增速約 44%。2025 年中國充電樁用 IGBT 市場規模將達 109 億元,復合增速達 35%。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車用 IGBT 國產替 代進程將加速推進,結合目前較低的市場份額占比和廣闊的行業成長空間,未來國內 IGBT 廠商增長潛力巨大。
 
產能緊張短期內較難緩解,功率半導體景氣持續上行
5G 商用以及疫情宅經濟加速推動社會數字化轉型,新能源車、家電、數碼等終端設備 市場景氣度轉暖,帶動半導體需求增長,疊加半導體廠商因供應鏈安全需要提高安全庫 存,多項因素共振導致半導體產能緊張,目前各大晶圓代工廠商均處于滿產狀態。從全 球來看,IC insight 預計 2021 年全球將新增 2080 萬片等效 8 寸晶圓產能,從國內來看, 在建的晶圓制造等效 8 寸產能約 2796 萬片/年,大部分集中在 2022 年投產。但考慮到 新產線投產后約有 3-5 年的產能爬坡期,短期內產能緊張較難緩解。受益于新能源汽車 和充電樁需求的快速提升,預計 2025 年全球僅車規級 IGBT 模塊所需的 8 寸晶圓量就 達 169 萬片,較 2020 年增長 5.4 倍,晶圓制造需求缺口巨大。年初以來海內外各大芯 片廠商紛紛上調產品價格或延長交期,預計半導體產業鏈景氣度仍將持續上升。
 
1 新能源車加速滲透,汽車功率半導體 5 年 7 倍空間
1.1. 新能源汽車滲透加速,汽車功率半導體迎來量價齊升
政策支持&節能減排驅動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 2035 年)》提出新能源汽車發展愿景,計劃到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 20%。國 際上,歐洲多國二氧化碳限排政策,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雙管齊下,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壓 力,汽車電動化路線愈加明顯。在歐盟,ACEA 汽車溫室氣體排放協議規定,到 2030 年以前, 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需低于每公里 59 克。根據英飛凌測算,歐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在 2030 達到 40%。
電動化帶動功率半導體單車價值大幅提升,純電車用功率半導體 ASP 達 330 美元是傳統 燃油車的 4.6 倍。以電力系統作為動力源的新能源汽車,對電子元器件功率管理,功率轉換能 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汽車中,功率半導體主要應用于車輛啟動,發電和安全領域,低 壓低功率電子元器件即可滿足其工作需求。而在新能源汽車中,電池輸出的高電壓需要進行頻 繁的電壓變換,電流逆變,這些電路大幅提高了汽車對 IGBT、MOSFET 等功率半導體的需求。根據英飛凌數據,傳統燃油車中,功率半導體含量為 71 美元,全插混/純電池電動車中,功率 半導體價值量為 330 美元,是傳統燃油車的 4.6 倍。
 
2025 年全球汽車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80 億美元。根據 Yole 預計,2025 年全球功 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225 億美元。智研咨詢統計 2019 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中汽車領域 占比 35.4%,假設該比例維持不變,則預計 2025 年全球汽車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79.65 億美元。
 
預計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 53 億美元,是 2020 年的 7.3 倍, CAGR 為 48.8%。根據 Alix Partners 預測全球汽車銷量將從 2020 年 7050 萬輛增長至 2025 年 9400 萬輛,EV Tank 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從 2019 年 221 萬輛增長至 2025 年 1200 萬 輛,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 13%,較 2019 年提升 10.36pct。上文提到,英飛凌 2020 年最新統計數據中,新能源汽車功率半導體單車價值量為 330 美元,考慮到目前全球半 導體晶圓代工產能緊張,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功率半導體價格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且未來單 車價值將隨著電動化趨勢及雙電機滲透率的增加逐步提升。根據以上數據,我們測算 2025 年 全球新能源汽車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53 億美元,是 2020 年的 7.3 倍,年復合增速為 48.8%。
 
1.2. 全球車用充電樁 IGBT 市場空間快速增長
新能源車重要配套設施充電樁數量將快速增長,帶動關鍵零部件 IGBT 需求快速提升。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逐步提高,作為新能源汽車重要配套設施的充電樁數量也需要同步 提升。根據麥肯錫統計,2020 年中美歐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約為 180 億千瓦時,預計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量將達到 2710 億千瓦時,年復合增速 31.2%。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需求的快速增長,也將帶動充電樁關鍵零部件 IGBT 用量的大幅提升。
 
預計 2020-2030 十年間中美歐充電樁 IGBT 市場將有 94 億美元增量空間。根據麥肯錫預 計,中國、美國、歐盟三個地區需要在 2020-2030 十年間分別投入 190 億/110 億/170 億美元資金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2000 萬/2000 萬/2500 萬座,用以填補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缺口。單 個充電樁中,IGBT 占總成本比例約 20%.。由此我們可以推算出,未來十年中美歐新能源汽車 充電樁用 IGBT 市場將有 94 億美元增量空間。
 
2 汽車功率半導體中,IGBT 最受益
IGBT 和 MOSFET 是車用功率半導體的主要器件。IGBT 在汽車內有四種不同應用,第 一是主逆變器核心器件,主逆變器將電池輸出的直流電逆變為交流電驅動汽車電機;第二應用 在輔助逆變電路中,用來為其他汽車電子供電;第三應用在 DC/DC 直流斬波電路中,用來輸 出電壓不同的電流;第四應用在 OBC(充電/逆變)中,將外部輸入的交流電逆變為直流電為 新能源汽車電池充電。在電動化程度較低的汽車中,由于其電池輸出電壓低,功率器件工作的 功率范圍不高,可以用 MOSFET 替代輔助逆變電路、DC/DC 直流斬波電路、OBC 中的 IGBT , 以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2.1. IGBT 是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的核心器件 IGBT
性能優越,是新能源汽車中功率半導體的核心部件。IGBT 是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的縮寫,即絕緣柵極雙極型晶體管。它是 BJT 和 MOSFET 組成的復合功率半導體器 件,集合了 MOSFET 開關速度快、輸入阻抗高、控制功率小、驅動電路簡單、開關損耗小和 BJT 導通電壓低、通態電流大、損耗小的優點。在新能源汽車中,IGBT 模塊主要用于大功率 逆變器,以逆變直流電為交流電從而驅動汽車電機;還用于輔助功率逆變器,為車載空調等汽 車電子設備供電。
 
IGBT 按照不同應用環境,可分為 IGBT 單管,IGBT 模塊和 IPM 智能模塊。IGBT 單管 是 N 溝道增強型絕緣柵雙極晶體管,通過向 PNP 型晶體管提供基極電流,導通整個電路。由 于其適用電流較小,通常在 100A 以下,適用功率較低。但 IGBT 單管外部電路復雜,封裝難 度高,能體現 IGBT 制造商技術、工藝水平。IGBT 模塊是由 IGBT 芯片與 FWD(快速回復二 極管)通過特定的電路橋接封裝而成的模塊化半導體產品,多芯片通過絕緣方式并聯集成封裝 在模塊中,其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更適合在高壓大電流場景中工作。IPM 智能模塊 是將 IGBT 器件與驅動電路、保護電路集成在一個模塊上,由于其具有自我電路診斷、保護的 功能,相比普通 IGBT 模塊更智能化,常用于變頻家電中。
當前英飛凌 IGBT 已發展至第 7 代產品,國內廠商逐步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從 1988 年到 2019 年間 30 余年間,英飛凌共發布了 7代IGBT 產品,技術水平朝著減少芯片面積、工藝線寬、通態飽和壓降、關斷時間、功率損耗和提高斷態電壓的趨勢發展。雖然目前國內 IGBT 市 場主要由國外企業占據,但在國內廠商不斷地研發投入下,產品技術不斷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例如斯達半導自主研發的第二代 IGBT 芯片,對標英飛凌第六代 IGBT 芯片(FS-Trench),且 已于 2016 年實現量產,2019 年共裝配 16 萬套車規級 IGBT 模塊;比亞迪 IGBT4.0 產品相比 市場上主流的英飛凌第四代 IGBT,開關損耗更低、電流輸出能力更強、溫度循環壽命更長。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 IGBT 市場規模達 44 億美元,CAGR 為 48.8%。根據 Yole 數 據,2019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 IGBT 市場規模為 6 億美元。EV Sales Blog 數據公布 2019 年全球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池電動車的銷量約為 220 萬輛,由此可推算出 IGBT 單車平均價 值量為 273 美元(占單車功率半導體價值量 83%),考慮到目前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緊張, 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功率半導體價格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且未來單車價值將隨著電動化趨 勢及雙電機滲透率的增加逐步提升,乘以 EV tank 給出的未來各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 測,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 IGBT 市場規模將從 2020 年約 6 億增長至 2025 年 44 億美元,復合 增速約 48.8%。
2.2. SiC 性能更優,有望成為下一代技術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基底的功率器件具有更好的性能優勢。與硅基半導體材料相比,以 GaN,SiC 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更寬的禁帶寬度、更高的擊穿電場、更高的熱導率、 更高的電子飽和速率及更高的抗輻射能力,更適合于制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據英飛凌數據顯示 SiC 材料的逆變器在體積、重量上比 Si 基材料逆變器分別低 3 倍、4 倍;Rohm 數據顯示 SiC MOSFET 在應用中,開關頻率可達到 50KHz 以上(而主流 IGBT 開關頻 率最高 20KHz),能量損耗比 Si 基 IGBT 低 73%。SiC 基 MOSFET 相比 IGBT 具備更高的性 能和更小的體積優勢。
 
部分高端車型已啟用 SiC 基 MOSFET,有望成為未來發展方向。特斯拉 Model 3 是第一 款集成全 SiC 功率模塊的車型,由特斯拉工程設計部門與意法半導體合作完成,隨即,英飛凌 也成為了特斯拉 Model 3SiC 功率模塊供應商。除此之外,比亞迪漢 EV 四驅版,成為國內首 款批量搭載 SiC MOSFET 組件的車型,其 SiC 電控的綜合效率高達 97%以上。目前國內廠商 也在積極布局 SiC 生產應用,如華潤微在 2020 年 7 月已實現國內首條商用的 6 寸 SiC 生產線 量產,規劃產能為 1000 片/月。新潔能也已擁有多項第三代半導體相關專利,并預計推出 SiC 二極管系列產品,未來將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應用領域。
 
當前 SiC 受制于成本、良率因素,大規模普遍采用還需時間。目前國際主流 SiC 襯底尺 寸為 4 英寸、6 英寸,由于晶圓面積小,芯片裁切效率低導致 SiC 襯底成本高昂,后續工藝中 制造、封裝良率低更使得 SiC 器件成本居高不下。根據中科院數據,同一級別下,SiC MOSFET 的價格比 Si IGBT 高 4 倍。車規級電控器件要滿足更為嚴格的性能指標,需要在極端溫度、強 烈震動的環境下保持穩定工作。因此在導入終端產品之前,SiC MOSFET 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可 靠性認證,一般車規級 IGBT 模組認證期在 2 年左右。
 
3 產品、工藝、先發優勢三大壁壘構筑強護城河
3.1. 工作環境復雜對車規級 IGBT 的安全、可靠提出極高要求
1)需適應“極熱”“極冷”的高低溫工況:車規級 IGBT 的工作溫度范圍廣,不同的安裝位 置有不同的溫度區間,比如發動機艙要求-40℃-155℃、車身控制要求-40℃-125℃,而常規消 費類芯片和元器件只需要達到 0℃-70℃。
2)需承受頻繁啟停帶來的電流頻繁變化:車輛在擁堵路況時常會遇到頻繁啟停,此時升 壓器、逆變器的 IGBT 模塊工作電流會相應的頻繁升降,從而導致 IGBT 的結溫快速變化, 對 IGBT 的耐高溫與散熱性能要求甚高。
3)需具備高抗震性:由于車況的不確定性,如山地、泥地、石子路等,車用 IGBT 在車 輛行駛中可能會受到較大的震動和顛簸,要求 IGBT 模塊的各引線端子有足夠強的機械強度, 能夠在強震動情況下正常運行。
4)能適應惡劣的工作環境:考慮到發霉、粉塵、水、鹽堿自然環境(海邊,雪水,雨水 等)、EMC 以及有害氣體侵蝕等,對 IGBT 防水防塵防腐蝕等安全性能提出了極高要求。IGBT 在這些干擾下既不能不可控地影響工作,也不能干擾車內別的設備(控制總線,MCU,傳感 器)。
5)需具備長使用壽命,低故障率。一般的汽車設計壽命都在 15 年或 60 萬公里左右。在 整個壽命周期里,車廠對車用半導體故障率基本要求是個位數 PPM(百萬分之一)量級,大 部分車廠要求到 PPB(十億分之一)量級,幾乎達到故障零忍受。
 
3.2.車規級 IGBT 設計、制造和封裝工藝難度大
車規級 IGBT 設計需保證開通關斷、抗短路和導通壓降三者平衡,參數優化非常特殊復雜。車規級 IGBT 芯片通常在大電流、高電壓、高頻率的環境下工作,芯片設計需保證開通關 斷、抗短路能力和導通壓降(控制熱量)三者處于均衡狀態,芯片設計與參數調整優化非常特 殊復雜。芯片設計環節的主要難點有:
(1)終端設計實現小尺寸滿足高耐壓的前提下須保證其高可靠性;
(2)元胞設計實現高電流密度的同時須保證其較寬泛的安全工作區,要求極高的散熱能力;
(3)元胞設計實現高電流密度的同時須保證其足夠的短路能力;
 
生產工藝難度大:薄片容易碎裂、正面金屬熔點限制導致退火溫度控制難度大。IGBT 導 通時可以看作導線,電流從上而下垂直穿過 IGBT,直至抵達驅動電機。1)芯片越薄,熱阻越 小,但極易破碎。減薄工藝:芯片越薄,電流流過的路徑越短,損耗在芯片上的能量也就隨之 降低,整車電池續航時間越長。2018 年底,比亞迪公布能將晶圓減薄到 120 μm,而英飛凌的 IGBT 芯片最低已經可減薄到 40 μm。在此厚度的晶圓和芯片上進行后續的加工,技術難度非 常高,極易破碎。2)背面工藝須在低溫下進行,否則易導致正面金屬熔化。背面工藝:包括 背面離子注入,退火激活,背面金屬化等工藝步驟,由于正面金屬熔點的限制與 IGBT 芯片不 斷減薄,這些背面工藝必須在低溫下進行(不超過 450°C),否則容易導致正面金屬熔化,退火 激活難度極大。
 
IGBT 模塊封裝的焊接和鍵合技術壁壘高。車用 IGBT 多為模塊形式使用,模塊封裝結構 是將半導體分立器件通過某種集成方式封裝到模塊內部,一個 IGBT 模塊通常需要經過貼片、 焊接、等離子清洗、X 光檢測、鍵合、灌膠&固化、成型、測試、打標共 9 道工藝后才能投放 到市場。其中,又以焊接和鍵合是模塊封裝技術難點。
 
(1)焊接:最新的低溫銀燒結貼片互聯工藝參數難掌握、材料與設備成本高,成為進入 壁壘。目前,主流的焊接技術是軟釬焊接。但是這項技術生產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不高。為此已 經開發出了低溫銀燒結貼片互聯工藝,這種工藝的焊接層具有高熱導率、高電導率、高可靠性 的優點。但是,這項技術難度很高,工藝參數的設定、設備購置成本高昂、生產所用銀粉成本 高等成為制約廠商使用這一技術的壁壘。目前,只有英飛凌、三菱為代表的先進企業已在其部 分高性能 IGBT 模塊上使用低溫銀燒結進行焊接。
 
(2)鍵合:具有較高的工藝難度。目前,IGBT 模塊內部芯片表面互連普遍采用的鍵合 線為鋁線與銅線。銅線電阻率低、熱導系數高,膨脹系數低,更適合車用高功率密度、高效散 熱的模塊。但是銅線鍵合工藝的難點是需要對芯片表面進行銅金屬化處理,同時需要更高的超 聲能量,很有可能損害 IGBT 芯片本身。1)銅具有較強的親氧性,要求嚴格密封,操作迅速。銅線與空氣接觸即刻產生氧化,原則上在拆封 48 小時內完成封裝。氧化的銅絲更堅硬,難鍵 合,容易產生焊點脫落或拉力強度低。2)在鍵合過程中,起保護作用的惰性氣體流量難把控。為了降低銅氧化程度,需將保護氣體加在易出現氧化的芯片加熱區域,流量太大會影響加熱溫 度,太小則會削弱保護效果。3)壓焊夾具制作材料要求嚴格。夾具表面要光滑,保證載體和 管腳無松動,否則將直接影響產品焊接過程中燒球不良、短線、翹絲等一系列焊線問題。4) 鍵合設備參數設置必須綜合考慮焊接力、待機功率、彈坑的可能性等因素,難以平衡調控。任 何步驟出現問題,都將導致鍵合失敗。
 
3.3. 先發優勢明顯:認證周期長,替換成本高
因車用 IGBT 高可靠性的要求,其認證周期長,替換成本高,先行企業具有明顯的先發 優勢。
1) 認證嚴格,時間周期長。IGBT 分立器件或模塊必須滿足可靠性標準 AECQ100(IC)/101(分立器件)、質量管理標準 ISO/TS1649,和功能安全標準 ISO 26262 ASIL B(D),才有資格進入一級汽車廠商的供應鏈,認證周期一般至少 2 年。
 
2)替換成本高。IGBT 模塊是下游產品中的關鍵部件,負責調節電路中的電壓、電流、頻 率、相位等,其性能表現、穩定性和可靠性對下游客戶來說至關重要。對于新的 IGBT 供應商, 客戶往往會保持謹慎態度,不僅會從理論上綜合評定供應商的實力,而且要經過產品單體測 試、整機測試、多次小批量試用等環節后,才會做出大批量采購決策,替換成本較高,采購決 策周期較長。
 
3)IGBT 業務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才能達到良好的 know-how 水平。IGBT 芯片和快恢復 二極管芯片是 IGBT 模塊的關鍵環節,其生產步驟多,使用的生產設備多,生產的組織、控制、 設備調試等工作龐雜。比如散熱材料的選擇與處理,減薄程度與兩次注入磷離子的濃度、數量 與速度,背面工藝溫度的把控以及各環節設備,均需要長期相關經驗的摸索才能掌握芯片的設 計和生產工藝。新能源汽車應用中往往要求大批量地生產出可靠性高、穩定性好的 IGBT 模 塊,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才能了解器材和材料的特性,掌握生產工藝。以貼片流程為 例,就涉及到芯片位置的確定、不同材料的熱膨脹系數及其特性、回流爐回流曲線及其他參數 的設置等,這些生產工藝要經過長期的研發試驗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案。
 
4)資金壁壘高。IGBT 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產業鏈涵蓋芯片設計、芯片制造、模 塊制造及測試等環節,其生產、測試設備基本需要進口,設備成本較高,同時產品的研發和市 場開拓都需要較長時間。此外,對 IGBT 生產企業的流動資金需求量也較大,新進入者在前期 往往面臨投入大、產出少的情況,需要較強的資金實力作后盾,才能持續進行產品的研發、生 產和銷售。
 
綜合來看,新入行的公司即使生產出 IGBT 產品,也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才能贏得客戶的 認可,并需要長時間才能達到良好的 know-how 水平,同時還要面臨長期較大的資金投入和 市場開發的困難,先行企業先發優勢明顯。
 
4 車用 IGBT 行業競爭格局優,但國產化率仍然較低
競爭格局集中,CR4 份額合計 81%;但國產化率較低,TOP10 中僅 3 家內資入圍。據 Omdia 2019 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 IGBT 模塊前十大供應商占據市場份額的 75.6%,市場 格局集中,競爭格局較好。根據 NE 時代數據,2019 年中國共裝配 108 萬套車用 IGBT 模塊, 其中英飛凌以 62.8 萬套裝配數量占據了 58.2%的份額,處于市場領先地位。比亞迪微電子排 名第二,共裝配 19.4 萬套,份額占比為 18%。三菱電機、賽米控分列第三、第四,份額為 5.2% 和 3%。斯達半導位列第五,份額占比為 1.6%。另一家國內廠商中車時代電氣位列第九,份額 占比為 0.8%。2019 年新能源汽車 IGBT 模塊前 4 大廠商份額合計 81.4%,呈現寡頭壟斷格局。而國內廠商僅有比亞迪微電子、斯達半導及中車時代電氣三家企業入圍市場份額 TOP10,占 比 20.4%,國產化率較低。
 
從電壓覆蓋看,國產企業 IGBT 產品線覆蓋日趨完善。國內廠商斯達半導目前擁有國內 最全面的 IGBT 模塊產品線之一,廣泛覆蓋高壓(3300V)至中低壓(600V)的應用領域;中 車時代電器則以高鐵、動車等細分領域為主,目前主要在 4500V 以上高壓領域具備一定競爭 力。英飛凌的產品完整覆蓋了下游全電壓等級應用領域,ABB 則主要面向高壓和最高電壓等 級產品。整體看來,內資企業 IGBT 產品覆蓋低壓至高壓的全市場,低壓領域布局較為完善, 但與國外廠商相比,我國功率分立器件在高壓領域仍需加強。

5 多重因素加速國產替代,促進份額提升
貿易摩擦加劇,半導體自主可控需求日益迫切。近年中美貿易摩擦呈現加劇趨勢。2016 年 3月及2018 年 4 月,中興兩次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2019 年 5 月 15 日,華為被列入 “實體清單”,被禁止與美國企業進行業務合作或向其采購電信設備,受此影響谷歌已停止 向華為提供服務。2020 年 5 月 15 日,美國再次頒布針對華為的新禁令,要求采用美國技術 和設備生產的芯片,經美國批準才能出售給華為。2020 年 8 月 17 日,華為 38 家子公司被 列入實體清單,同年 9 月 15 日禁令全面實施。2020 年 12 月,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中國涉 軍企業名單。在美對華加強技術封鎖的背景下,中國面臨貿易摩擦加劇、供給受阻、國際合 作不暢的風險,建立自主可控的半導體供應鏈,加速國產替代的需求日益迫切。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奠定車用 IGBT 良好發展契機。2019 年中國新 車銷量達 2575 萬輛,約占全球新車銷量的 28.5%,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雖然我國 目前汽車保有量超過 2.6 億量,但人均汽車保有量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根據世界銀行 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為 0.173 輛;美國為 0.837 輛,是中國的 4.8 倍;日 本為 0.591 量,是中國的 3.4 倍,預計未來中國汽車銷量仍將持續提升。廣大的汽車消費市 場為我國 IGBT 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國內新能源廠商份額提升,加速 IGBT 國產替代。燃油車方面,我國由于起步較晚,在傳 統燃油汽車行業競爭力偏弱,2020 年前三季度我國乘用車銷量 1338 萬輛,其中國產品牌乘用 車銷量占比僅約 36%。而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我國搶抓布局,已建立起不俗的技術、市場優 勢。2020 年前三季度,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 62 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外資合資 廠商占比分別為 55%、15%、30%,國內廠商占比合計達到 70%,較傳統燃油車提升明顯。未 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逐步提升,預計國內汽車廠商的市場份額也將隨之提升,迎來彎道 超車。在貿易摩擦加劇背景下,國內新能源廠商出于供應鏈安全考慮,預計將更多使用國產 IGBT,帶動國產 IGBT 份額提升。
 
國內廠商具有性價比和快速響應優勢,契合新能源汽車降本增效趨勢。與國外競爭對手 相比,國內 IGBT 廠商與汽車廠商的溝通成本低,供貨速度快,服務能力強,能夠快速響應下 游客戶需求,具有快速響應的優勢。此外,國內功率半導體廠商還具有高性價比優勢以及較低 的物流和人工成本,契合新能源汽車廠商提升滲透率、市占率要求下的降本增效需求。
 
政策、資金助力國內 IGBT 行業發展。IGBT 具有巨大的國內和國際市場,且在產業結構 升級、節能減排、新能源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推出多項政策分別 從產業發展、研究開發、財稅投資等方面支持包括 IGBT 在內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國務院于 2020 年 8 月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從財稅、投 融資、研究開發等全面支持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政策的全面支持將成為 IGBT 行業快速發展的 有效助力。此外國家在資金層面也給予積極支持,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一期、 二期也先后于 2014 年、2019 年成立,其中大基金一期募資金額 1387 億元,大基金二期注冊 資本 2041.5 億元。據集微網統計,大基金一期投資領域包括:集成電路制造 67%,設計 17%, 封測 10%,裝備材料 6%。在大基金及其所撬動的社會資本的投資帶動下,包括 IGBT 在內的 集成電路產業取得了良好發展。
 
綜上所述, 我們預計車用 IGBT 國產替代將加速推進,助力國內廠商份額提升。第一:我 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且未來汽車消費需求仍將持續提升,為國內車用 IGBT 廠商 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第二:貿易摩擦加劇,半導體自主可控需求日益迫切。第三:新能 源汽車產業國內廠商率先布局,搶占先發優勢,有望實現彎道超車,隨著國內新能源車企業份 額提升,并出于供應鏈安全考慮,預計將更多傾向使用國內半導體廠商產品,國產 IGBT 份額 有望提升。第四:國內 IGBT 廠商具備性價比高、響應速度快等本土化服務優勢,契合新能源 車降本增效的需要,有望在未來的競爭中提高市場份額。第五:國家政策、資金助力 IGBT 行 業發展。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車用 IGBT 國產替代進程將加速推進,實現份額提升。
 
除了份額提升外,國內 IGBT 廠商還將充分受益國內車用 IGBT 市場空間的快速增長。據我們測算,預計 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 IGBT 市場規模達 177 億元,復合增速為 43.45%, 2025 年中國新能源車充電樁 IGBT 市場空間將達 147 億元,復合增速為 43.45%。
 
預計 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 IGBT 市場規模達 177 億元,是 2020 年的 6 倍,復合增 速為 43.45%,根據中汽協數據,2020 年中國汽車銷量為 2530 萬輛,預計到 2025 年中國汽車 銷量將達到 3000 萬輛,其中 2020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 132 萬輛,新能源車滲透率為 5.22%。若 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能夠達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中提出的 20%,則 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從 2020 年 132 萬輛提升至 2025 年 600 萬輛。按上文中我們測算的新能源汽車功率半導體單車價值量,預計 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 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177 億元,是 2020 年的 6 倍,復合增速為 43.45%。
 
預計 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 IGBT 市場規模達 147 億元,復合增速為 43.45%。IGBT 最受益。根據 Yole 數據,2019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 IGBT 市場規模為 6 億美元。EV Sales Blog 數據公布 2019 年全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池電動車的銷量約為 220 萬輛,由此可推算 出 IGBT 單車平均價值量為 273 美元(占單車功率半導體價值量 83%),受晶圓代工緊張影響, 考慮到目前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緊張,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功率半導體價格仍將保持在 較高水平,且未來單車價值將隨著電動化趨勢及雙電機滲透率的增加逐步提升。乘以 2025 年 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 600 萬輛,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 IGBT 市場規模將從 2020 年約 24 億增 長至 2025 年 147 億元,復合增速為 43.45%。
預計 2025 年中國新能源車充電樁 IGBT 市場空間將達 109 億元,復合增速為 35%。目 前,新能源汽車的報廢周期在 8-10 年之間,按照上文各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測算,預計 2025 年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 2246 萬輛。隨著新基建的推進,保守假設到 2025 年車樁比提 升至 2:1,可推算出 2025 年充電樁保有量約為 1123 萬個。由于新基建政策側重公共充電樁 的建設,預計公共充電樁占比將從 2020 年 48%提升至 2025 年 50%。此外由于快充需求的增 加,預計直流充電樁在公共充電樁中的比例將從 2020 年 38%提升至 2025 年 50%。根據國家 電網歷年充電車樁項目招標公示數據,我們統計出招標主力 60Kw 公共直流充電樁平均單瓦 價格從 2017 年 1.15 元/W 降至 2019 年 0.9 元/W(單機價格從 2017 年 6.9 萬元降至 2019 年 5.4 萬元);公共交流充電樁單機平均價格從 2017 年 0.95 萬元降至 2019 年 0.54 萬元。根據我們 調研的市場上主流新能源汽車廠商私人充電樁價格,我們測算出私人充電樁價格從 2017 年 1.27 萬元/臺降至 2020 年 0.78 萬元/臺。按 IGBT 在充電樁中成本占比約 20%測算,預計 2025 年國內充電樁用 IGBT 市場規模將達到 109 億元,較 2020 年的 25 億元增長 3.4 倍,年復合增 速為 34.5%。
6 產能緊張短期內較難緩解,功率半導體景氣持續上行
8 寸產能緊張,代工廠產能滿載。2020 年 5G 商用化、以及疫情“宅經濟”加速推動社 會數字化轉型,汽車、家電、數碼等終端設備市場景氣度持續回暖,大幅拉動了半導體需求 增長。此外,歐美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中美貿易關系前景不明朗等因素驅動芯片廠商提 高安全庫存,多重因素共振導致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各大晶圓代工廠商 8 英寸產能接 近滿載。世界先進,華虹宏力 2020Q3 產能利用率均超過 100%,聯電,中芯國際產能利 用率也處在 95%的高位附近。
全球新增晶圓產能滿產時間主要集中在 2023-2025 年,短期內較難解決產能緊張狀 況。從全球產能來看,根據 IC Insights 數據,預計 2020 年全球新增(等效 8 寸)晶圓產 能約 1790 萬片,2021 年新增 2080 萬片。但由于設備購買、調試、客戶驗證等原因,晶 圓制造廠的產能爬坡期較長,通常在 3-5 年左右,這部分新增產能真正實現滿產預計將在 2023-2025 年,短期內較難解決產能緊張狀況。
 
國內在建半導體制造產能折合 8 英寸約 2796 萬片/年,大部分集中在 2022 年投產, 但考慮到新產線投產后仍有較長時間的產能爬坡期,短期內產能緊張較難緩解。據我們不 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半導體制造產能約為 288 萬片/月(折合 8 英寸晶圓計算,包含硅基 晶圓及化合物半導體基底晶圓),國內在建的半導體制造產能合計約為 233 萬片/月(2796 萬片/年),其中大部分新產線的投產時間集中在 2022 年,但考慮到新產線投產后仍有 3- 5 年的產能爬坡期,無法迅速實現滿產,預計產能緊缺情況短期內仍較難緩解。
 
預計到 2025 年,全球車規級 IGBT 模塊所需的 8 寸晶圓數量為 169 萬片,較 2020 年 將增長 5.4 倍。目前市場上的電動車有單電機與雙電機兩種,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車使用 的是單電機配置,但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制造技術的提升,可為車輛提供更高性能的雙電 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得到提升。在新能源車中,每個電機使用一個逆變器,每個逆變器 中使用一個 IGBT 模塊。鑒于雙電機優異性能,我們假設其滲透率在 2025 年達到 20%, 可以測算出 2025 年全球共需要向 1200 萬輛電動車 1440 萬臺電機裝配 IGBT 模塊。目前 單個車規級 IGBT 模塊中封裝 10-18 個 IGBT 芯片(因 IGBT 模塊電壓級別不同,芯片數 量有所差異)按平均 15 個計算,則需要 2.16 億個 IGBT 芯片。按每片 8 寸晶圓約可切出 128 個 IGBT 芯片計算,則預計 2025 年全球僅車規級 IGBT 模塊所需的 8 寸晶圓量就達 169 萬片,較 2020 年增長 5.4 倍。
晶圓漲價已傳導至產業鏈下游,半導體景氣度持續上升。終端需求持續增長、現有代工 產能已經滿產、新增產能短期內無法快速放量,供需矛盾導致了晶圓代工價格的上漲。臺積 電已取消了針對主要客戶 12 寸晶圓代工 3%的折扣優惠,聯電在陸續調漲 8 寸晶圓代工價格 后跟進調漲 12 寸晶圓代工價格。代工價格調漲隨即傳導到了產業鏈下游的廠商,大部分廠商漲價幅度都在 10%以上,其中瑞薩電子宣布部分模擬和電源產品價格將調漲 15%-100%。受益產品漲價趨勢,英飛凌等公司延長產品交期,預計半導體產業鏈景氣度還將持續上升。
 
7 投資建議(詳見報告原文)
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預計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 20%/2030 年歐盟新能源 汽車滲透率將達 40%。汽車電動化趨勢下帶動功率半導體單車價值從 71 美元大幅提升至 330 美元。測算可得 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用 IGBT 市場規模將達到 133/110 億元,復合 增速為 35%/55%,5 年 5 倍空間。產品類型上,車用功率半導體中 IGBT ASP 占比達 83%,是 電動化趨勢下的最受益品種。壁壘方面,車規級 IGBT 產品、工藝、先發優勢三大壁壘構筑強 護城河,疊加該行業市場份額集中,2019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 IGBT 模塊 CR4 份額合計達 81%, 競爭格局良好,成為成長行業“優質賽道”。但當前國產化率仍然較低,前十大廠商中僅三家 國內廠商入圍,市場份額合計 20.4%。展望未來來看,國內市場空間巨大、自主可控需求加強、 下游使用國產產品意愿提升、國內企業具備高性價比、快速響應優勢,以及產業政策資金支持, 多重因素加速國產替代,國內 IGBT 廠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建議關注:斯達半導、中車時代電氣、聞泰科技、華潤微、新潔能、立昂微。
 
7.1. 斯達半導
深耕 IGBT 十五年, IGBT 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在 IGBT 技術中深耕多年,打破了歐美日功率半導體巨頭在 IGBT 技術、市場領域的壟斷局面,開發出覆蓋了 600V-3300V 電壓等級、 10A-3600A 電流等級的 600 余款 IGBT 模塊產品,成為目前國內 IGBT 模塊型號最齊全的廠商,可以為工控變頻、電動車、新能源發電、變頻家電等下游應用領域提供定制化服務。為提升毛利率,公司持續投入 IGBT 芯片研發以提升芯片自給率,降低芯片外購成本。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數據,芯片自給率從 2017 年 35.7%提升到了 2019 年 54.1%, 未來有望進一步得到提升。
 
受益國產替代,工業控制 IGBT 市場份額有望提升。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 2018 年中國工業控制 IGBT 市場規模為 32.38 億元, 2018 年斯達半導工業控制領域收入 5.26 億元,市占率 16.24%。受到中美貿易摩擦沖擊供應鏈安全影響,預計 IGBT 國產替代進程將進一步加速。斯達半導在工業控制 IGBT 領域布局早,并且可以向客戶提供成熟的高、中、低壓變頻器全套解決方案,預計公司在工業控制 IGBT 的市場份額將得到提升。
 
新能源車高速增長,帶來 IGBT 量價齊升。2016 年公司成功量產 FS-Trench IGBT 模塊,成為了國內少數可大規模生產車規級 IGBT 模塊的廠商, 2019 年共為 16 萬輛新能源汽車裝配FS-Trench IGBT 模塊,約占國內市場份額 13%。目前公司主要為國產 A 級、 A00 級汽車裝配IGBT 模塊,單機價值量較低。隨著未來公司產品競爭力的提高,市占率將進一步提升,產品也將逐步導入到 B/C 級高端轎車,車用 IGBT 模塊將迎來量價齊升。
 
布局車規級 SiC 模組,進一步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2020 年,公司與 CREE 合作開發1200VSiC 模塊已通過宇通客車認證,預計將于 2021 年開始裝配。2020 年 12 月 18 日公司發布公告將投資 2.29 億元建設年產 8 萬顆車規級 SiC 模組產業化項目,繼續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
 
7.2. 中車時代電氣
國內軌交裝備電氣系統龍頭。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中車二級子公司,是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內具有領導地位的牽引變流系統供應商。公司堅持以技術研發為核心,在“同心多元化”戰略指導下,從軌道交通業務出發,布局功率半導體器件、工業變流產品、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傳感器件、海工裝備等領域,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以軌交 IGBT 為切入口,逐步打開新能源汽車、電網 IGBT 市場。公司 IGBT 產品定位于高端電力電子行業,目前已經實現 650V-6500V 全電壓范圍覆蓋,是國內唯一自主掌握高鐵動力 IGBT 芯片及模塊技術的企業。2015 年,有公司自主研發的 IGBT 變流器首次走向海外,取得了印度 100 輛機車的訂單,公司 IGBT 技術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在輸配電領域,公司生產的 IGBT 已經應用于烏東德工程、廈門柔直、渝鄂柔直、蘇南 STATCOM、江蘇 UPFC 等多個項目,隨著公司電網 IGBT 技術的成熟,未來將獲得更多訂單;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公司目前已經在向長安、江淮、一汽供應 IGBT, 產品主要由 2014 年 6 月竣工投產的 8 英寸 IGBT晶圓生產線(一期)生產,該產線年產量為 12 萬片。由公司建設的國內首條 8 英寸車規級IGBT 芯片生產線(二期) 也于 2020 年 9 月 26 日下線, 年產量達 60 萬片, 這將為公司進一步打開新能源汽車 IGBT 市場。
 
7.3. 聞泰科技
全球 ODM 龍頭企業,收購安世半導體進軍半導體行業。聞泰科技是全球領先的 ODM 制造商,從事移動終端、智能硬件等產品的研發、制造業務。2018 至 2019 年通過收購安世半導體股權,實現對安世的控股,進入半導體領域。
 
受益 5G 浪潮, ODM 迎來業績增長。公司是全球手機 ODM 龍頭, 2019 年出貨 1.13 億臺,占全球市場 27.6%的份額。2020 年,各大手機廠商密集推出新款 5G 機型, 12 月 5G 手機銷量占比達到 68.4%。作為已率先布局 5G 的行業龍頭,聞泰科技將在 5G 手機滲透逐步提升的過程中充分受益。
 
安世半導體汽車業務有望為公司帶來豐厚業績。汽車是安世半導體產品最大的下游應用領域, 2019 年安世實現收入 103 億元, 其中汽車板塊業務收入 43 億元,占比 42%。對于車規級半導體產品,產品本身的可靠性與供應的穩定性是客戶的核心需求。安世半導體在汽車領域已通過 ACE-Q100 和 Q101 兩項汽車標準認證測試,產品受到博世、比亞迪、大陸、德爾福、 電裝等客戶的認可,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構筑成強生態壁壘。隨著未來汽車電動化程度加深,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高,汽車半導體將迎來量價齊升, 安世半導體汽車業務有望為公司增厚業績。
 
8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提出 2025 年中 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 20%,但 2019 年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產 銷量有所下滑。IGBT 制造廠商已向車規級 IGBT 投入了大量研發經費。如果新能源汽車市場 需求因產業政策變化受到影響,將對 IGBT 廠商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國內企業技術進步不及預期。功率半導體行業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創新、產品創 新是行業競爭的關鍵。技術、產品研發機及產業化時間周期長、資金投入大。新技術、新 產品量產后還面臨技術迭代等問題。若技術進步、產品開發速度不及預期,將削弱國內企 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產品替代風險。各項性能指標皆優于 IGBT 的 SiC 功率器件已導入部分高端新能源汽車, 若 SiC 功率器件制造技術出現突破,成本開始下降,IGBT 產品競爭能力將大大削弱。
打賞
聯系客服 投訴反饋  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一区国产 | 一级作a爱| 国产精品黄在线观看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91桃色黄色| 国产女人十八毛片 | 大香伊在人线免97 |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 | 青青草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国产www亚洲а∨天堂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欧美三片 | 97人妻碰碰视频免费上线 | 国产福利啪啪 |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2021天天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9 | 久久精品日韩精品 | 国产妇女野外牲一级毛片 | 国产无遮挡A片又黄又爽软件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操一操摸一摸 | 亚洲伊人中文字幕 | 噜噜噜91成人网 | 一级福利片 | 欧美一级操 | 久久99精品国产91久久来源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级黄色在线观看 |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桃花 | 久久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欧美成a | 日韩一级片在线看 | www伊人网| 青青草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