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蘋果公司今日宣布,作為未來三年向德國投資10億歐元(約合11.9億美元)計劃的一部分,將在慕尼黑建立一座重要的芯片實驗室。
這座實驗室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卡爾斯特拉斯(Karlstrasse),占地3萬平方米。蘋果還表示,將把慕尼黑作為其“歐洲硅設計中心”。
蘋果稱,新實驗室將成為歐洲最大的移動無線半導體和軟件研發基地。這意味著,該實驗室的規模將超過ARM在劍橋(Cambridge)的研發中心,以及恩智浦半導體在艾登霍溫(Eidenhoven)的研發中心。
蘋果作出這一點決定,正值全球面臨芯片短缺問題,并給汽車和其他行業帶來了陣痛。當前,全球芯片短缺令世界各國政府憂心忡忡。從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到汽車的剎車傳感器,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都使用半導體。
蘋果表示,新實驗室的工程師將專注于5G和未來的無線技術。此外,他們還將為蘋果產品開發調制解調器(Modem)。
當前,蘋果在德國擁有約4000名員工,在慕尼黑的7個辦事處雇傭了1500名工程師。蘋果表示,其在慕尼黑的現有工程師,主要從事電源管理設計、應用處理器和無線技術等領域的工作。他們共同提高了iPhone、iPad、Apple Watch和配備M1芯片的Mac的性能和效率。
對此,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對慕尼黑工程團隊將要發現的一切感到無比興奮,從探索5G技術的新領域,到為世界帶來動力、速度和連通性的新一代技術。四十年來,慕尼黑一直是蘋果的重要基地,我們感謝這個社區和德國,感謝他們成為我們旅程的一部分。”
蘋果表示,在過去的五年里,已與德國各地700多家不同規模的公司合作,花費了超過150億歐元,其中包括芯片制造商英飛凌、電池公司Varta,以及為iPhone 12等產品中的Face ID技術提供樹脂的化工公司DELO。
資助過芯片初創公司Graphcore的風險投資人內森·貝尼奇(Nathan Beniach)認為,新的芯片實驗室是蘋果的有力舉措,他對此持樂觀態度。
貝尼奇說:“我認為,垂直整合對蘋果來說,意味著對其供應鏈和利潤率的更大控制。但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靈活地設計出他們想要的產品,與不得不使用現有資源建造,或說服供應商這樣做,形成鮮明對比。”
慕尼黑是歐洲領先的科技中心之一,除了蘋果,其他一些科技巨頭也將其作為研發中心。例如,谷歌在這里擁有大約1000名員工。此外,它也是寶馬和奧迪等汽車巨頭的大本營。對于蘋果而言,可能會在這里找到為其汽車項目效力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