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8日,由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牽頭制定的T/CASA 002-2021《寬禁帶半導體術語》標準正式面向產業發布。
《寬禁帶半導體術語》是寬禁帶半導體行業的基礎標準。在起草過程中,對于原有標準中存在的明顯問題的術語,以及在實際使用中多有混亂偏頗的術語,重新定義或修改,使其更為完善和準確。
標準的發布建立了寬禁帶半導體術語語庫和知識庫,有助于教學、科學研究、生產管理、貿易往來及學術交流。該標準服務于市場應用,對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具有指導及促進作用。
該項標準按照CASAS標準制定程序(立項、征求意見稿、委員會草案、發布稿),反復斟酌、修改、編制而成。《寬禁帶半導體術語》起草組召開了多次正式或非正式的專題研討會,標準的制定得到了很多CASA標準化委員會正式成員的支持。
本文件還參考了多本國內外著作及標準,如:材料科學技術名詞(2010版)等。


【主要起草單位】
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東莞市中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南方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學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國宏中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東莞市天域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先導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華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聚睿眾邦科技有限公司、東莞清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主要起草人】
丁曉民、張安平、陳志忠、陳鵬、李順峰、賈傳宇、陳梓敏、王錫銘、丁雄杰、陸敏、孫國勝、崔波、張國義、高偉、于坤山
【丁曉民】
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資深主任
全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工信部半導體照明標準工作組專家組成員
全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半導體材料分技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光電器件分會特聘專家
長期從事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的技術研發工作,有直拉法硅單晶生長、砷化鎵摻硅上轉換液相外延、砷化鎵氣相外延、氮化鎵MOCVD等材料制備的工作經歷;有氮化鎵藍綠光芯片的研制與量產技術管理的多年工作經驗。對材料生長技術和器件工藝技術有較多了解。先后負責過新產品設計、量產組織、品質管理等工作,擔任過產品研發技術負責人、芯片生產部經理、質量管理部部長:也分管過科研項目管理、知識產權管理、ISO全面質量管理、企業標準化管理和行政人事管理等管理工作。負責或修訂國家標準9項,行業標準9項,地方標準1項,團體標準8項
【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
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是北京大學與東莞市人民政府共同組建的事業單位,于2012年8月正式成立。研究院位于東莞市松山湖高新技術園區。主要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技術的研發為核心,正在逐步建設成為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高科技產業孵化和人才培養的基地,承擔國家、省、市系列重大科研和產業化任務,為東莞市光電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研究院建有半導體照明技術研發平臺、激光顯示器件技術研發平臺、電子功率器件技術研發平臺、光電精密儀器設備研發平臺、光伏應用技術研發平臺、公共檢測服務平臺。選擇國際上光電領域核心技術前沿、應用廣闊和產業化前景良好的項目,開展相關研究和產業布局。同時加強與國內高校特別是廣東省內高校、企業開展多方面的合作,在東莞打造國際化的高端研發平臺,吸引更多的國際頂尖人才及項目落戶東莞,形成國際化光電產業的研發、生產、銷售的產業集群,為當地相關技術產業帶來強大的推動力,促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化新型光電東莞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