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導體是新一代電力電子、移動通信、光電子應用的核心材料和器件,將支撐能源、交通、先進制造等領域的產業升級和顛覆性變革,并進一步推動社會綠色、節能、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是國家2030規劃和“十四五”國家研發計劃確定的重要發展方向,被視作我國半導體產業彎道超車的機會。也為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創造著有利的環境。
作為重要的機遇領域,第三代半導體的發展備受各地關注,相關投資和產業并購事件頻發,頗有“村村冒煙戶戶點火”的架勢,這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關注。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文銀表示,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三大現象值得注意:第一,錯位。目前第三代半導體性價比優勢逐漸顯現,但產品開發和市場終端應用存在需求錯位的現象。
第二,擠兌。當一種新興產業起來后,很容易導致大家在短時間內一擁而上,第三代半導體行業也不例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爆發式增長,容易引發人才及資金的擠兌性風險。尤其是人才方面,我國半導體從業人才,尤其是10年以上經驗從業者奇缺,而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人才培養至少需要3-5年,想要彎道超車,則需要意識到時間的緊迫性,讓有限的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散亂。在國家政策的加持下,全國各地項目紛紛上馬。第三代半導體盈利釋放緩慢,需避免產業發展從一擁而上變為一地狼藉,通過規劃引導將地方付出變為真正的產能。
對于當前產業發展,王文銀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重點扶持,協同攻關。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涵蓋范圍較廣,可以在國內重點扶植3-5家世界級龍頭企業,加大整個產業鏈條的合作力度。必須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協同龍頭企業攻關,才能形成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良性發展格局。二是聚焦市場,搶占高地。中國需在產業規劃上做出更大努力,通過研究不斷論證產業的實際發展路徑。三是腳踏實地,合理規劃。從頂層設計入手,合理配置半導體領域資源,聚焦成熟產品,攻關關鍵產品,才能迎來半導體發展的春天。
新科技時代的發展推進,第三代半導體是大勢所趨,毋庸置疑。“十四五”時期,既是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窗口期,對我國能否建立長期戰略優勢至關重要,也是壓力巨大的考驗期,必須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快發展。但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保持理性,讓產業和技術有序良性發展。
國內有著制度、大市場優勢以及一定的產業基礎。產業部署中已經形成了材料、器件到應用全產業鏈的格局,但也存在上游產業競爭力不強,專業人才缺口大等挑戰。人才集聚、資源整合、平臺建設、資本關注、企業需求、市場推動是當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中亟需建設的創新鏈。
有業內人士指出,要看到變化,這種變化一是更加注重時效,從更大的格局來看,底層價值觀本質是為人民服務,因此要更加關注科技工作如何才能做出扎扎實實的貢獻。二是科技發展新階段,需要加強全國統籌。全國各地都在突出自身特色,需要重視地方的政策、資源以及支持力量。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加快發展的時代,抓住窗口期,與時間賽跑力爭實現“躍遷”很重要。同時,也要有高緯度的全局意識,統籌兼顧,有序發展,產業發展才會更強壯。
(文/.casm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