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憑借技術優勢,能夠完善和加速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行業應用的規模復制,又無疑是5G成功的關鍵。
如果說2020年是5GtoB的商用啟航之年,那么2021年就將是5GtoB的規模商用之年,新一輪突破儼然蓄勢待發。然而,從點亮一座煤礦到點亮一千座煤礦、從點亮一家工廠到點亮一千家工廠……其間仍然有不少障礙需要共同跨越。在這樣的背景下,凝聚全行業共識、擴散先行者經驗、提煉可復制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2021世界移動大會上海展前夕,華為攜手產業伙伴共同預發布了《5GtoB如何使能千行百業》。這是業界首部5G使能千行百業的系統性專著,實踐結合理論,詳細闡述了以5G為代表的新型ICT技術如何使能實體產業,助力實現數字化轉型,也為5GtoB的未來演進路徑給出了合理建議。它的問世,有望進一步加快5GtoB發展步伐,極具商業和社會價值。
5GtoB從探索到規模落地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5G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從人與人之間的通信走向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實現萬物互聯,為千行百業創造新價值。
2020年是5G快速發展的一年,這樣的改變正在發生。放眼全球,煤礦、鋼鐵、港口、制造等超過20個行業已經部署5G示范應用,運營商們簽署了超過1000個5G行業應用合同;在我國,因為5G的驅動,已有超過5000個商用創新項目正在實施落地。
在山西陽泉煤礦巷道地下534米,5G使能機器人替代人工巡檢,保障了井下作業的安全生產;在湖南華菱湘鋼生產車間,5G遠程操控讓工人脫離嘈雜和高溫的工作環境,并帶來約26%的效率提升;在家電、汽車等精密制造行業,5G應用于機器視覺、AR輔助維修和生產裝備的主動運維等場景,提升了工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實現柔性制造和高效生產。
一方面,5G正進入到越來越多的行業,被寄予厚望;而另一方面,經過一年的探索后,5GtoB在匹配行業需求上還存在一定的業務斷點。比如當5G引入到各行各業中后,從需求、場景、終端等皆存在千差萬別的變化;5GtoB要實現規模商用,不僅需要構筑好端到端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及服務流程,同時還需要建設生態圈,讓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企業代表和專家能夠坐在一起,共同探討和定義場景需求、開發解決方案并實現互聯互通。這些斷點靠任何一方是無法解決的,需要全行業共同應對。
華為常務董事汪濤在發布會上談到,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歷史也表明,取得共識是無線產業獲得高速發展的秘訣。因此,為了更好地推動5GtoB發展,為了形成更廣泛的共識,華為聯合相關方一起編寫了《5GtoB如何使能千行百業》。
業界首部系統性專著
《5GtoB如何使能千行百業》系統性地闡述了5GtoB的技術架構、成功要素、實踐分析和演進路徑。專著主要作者、華為ICT戰略與Marketing 5GtoB解決方案部部長孫鵬飛對此作出詳細介紹。
首先,專著深刻地闡述了5GtoB對產業、全行業以及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價值,在幫助產業鏈各方快速對5GtoB有全局的了解的同時,以此入手,推演了產業數字化轉型所必須的多技術協同的新型ICT基礎架構。其次,專著創造性地從方法論層面,總結歸納出5GtoB成功所需要的成功要素體系及四類關鍵能力,即性能能力、效率能力、生態能力和商業能力。
實踐出真知,在全球5G商用的浪潮中,華為攜手客戶伙伴通過在多個方向進行嘗試和試錯,尋找5GtoB的產業價值、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專著中包含了大量的實踐案例分析,不僅總結了5GtoB優秀案例的典型特點,并且提煉了實現5GtoB商業成功的具體方法。最后,它對于5GtoB的未來演進路徑及典型應用場景,進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專著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融入了GSMA、信通院、GTI、3GPP、CCSA、國內三大運營商、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寧波大學等多個單位的共同努力,是跨行業、跨學科和跨技術合作的全球典范。
GSMA首席執行官洪曜莊(John Hoffman)在會上指出,邁向2021年,移動產業如何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幾年的關鍵增長,以及如何充分發揮5G優勢,是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在他看來,《5GtoB如何使能千行百業》不僅總結了行業開拓者的寶貴經驗,同時也為將來更廣泛地拓展和規模復制行業經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它的問世可謂恰逢其時,將成為業界共同努力實現5G成功和工業4.0轉型的重要參考。
人民郵電出版社副社長劉華魯表示,5G作為“新基建”領跑技術,正持續構筑起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繼續推動各行各業的深度變革。人民郵電出版社將與產業界攜手打造“5GtoB產業賦能叢書”,共同為5G產業創新驅動發展服務,《5GtoB如何使能千行百業》將是該叢書系列首本出版的圖書。
商業和社會價值淺析
著眼當下、面向未來,5G將有助于實現全系統、全流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泛在聯接,成為加速推動各行業發展的引擎,催生出更多的新型服務和垂直行業應用,并且帶來更多的行業合作與創新,助力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
世界上有4300多座港口、我國有超過5300個煤礦、制造型的企業更是數不勝數,5G使能千行百業的市場空間相當龐大。從更宏觀的角度看,數字經濟是經濟增長的主旋律,以5G、全光網絡、物聯網等為代表的聯接和以云計算、AI等為代表的計算,構筑了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聯接的密度乘以計算的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兩者的融合將會產生聚變效應,帶來重大機會。
當前,我們生活的世界也面臨著種種全新的挑戰,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目標,而行業數字化轉型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舉措之一。所以,從某種程度上,《5GtoB如何使能千行百業》對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實現世界可持續性有著重要意義。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今天,我們在2021年的春天里,共同見證《5GtoB如何使能千行百業》的預發布,希望它能夠為全球5G產業的發展帶來指導和方向,讓5G真正在使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中創造價值,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汪濤在發言中表達了他對5GtoB產業發展的展望。
此外,這本專著的發布,亦是華為堅持與伙伴一起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據C114了解,華為為支撐和推動包括5G在內的智能聯接產業的發展,制定了三個關鍵舉措——一是繼續投資基礎研究及系統工程能力,打造領先產品和解決方案;二是和全行業共同努力,應對逆全球化的各種挑戰,維護聯接產業全球標準的統一;三是攜手伙伴、圍繞行業場景不斷完善解決方案。C114通信網 蔣均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