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半導體行業就掀起了一股漲價潮。
作為半導體行業芯片采購的“生力軍”,汽車行業半導體缺貨的情況現在是愈發嚴重,通用汽車、大眾汽車等諸多大型車企甚至已經出現了無芯片可用的情況,追根到底,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大體是這幾個:
車載半導體芯片自身的特殊性
簡單來講,車載半導體芯片和我們日常所接觸的3C類科技產品所用使用的芯片不太一樣,對于品控的要求非常高。

車載半導體芯片由于使用環境的原因,一般要求在各種惡劣情況下都能保證20年的壽命,以便來應對不同的溫度、濕度、抗震、抗靜電等。
和3C類科技產品所用的半導體芯片相比,車載半導體芯片往往都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特殊性,甚至特殊類芯片還要求做到接近100%的良品率。
車載半導體芯片利潤率很低
由于在研發制造等環節要求超高,導致半導體廠家的成本居高不下,而出貨價格卻因為要顧及到車企的承受能力,往往不能定得太高,最終促使半導體廠家的利潤率被壓榨到只有5%,要知道,3C類科技產品的半導體芯片利潤率可是高達25-30%的。
投入高,利潤低,也就沒人愿意再繼續玩兒下去,所以現在能研發制造車載半導體芯片的廠家不足5家,這也是整個車載半導體芯片產業缺貨的一大原因。
造車新勢力數量猛增導致傳統車企芯片不足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9年至今,全球造車新勢力的數量就增長了30%左右,光是中國市場就有十多家品牌研發制造智能汽車。
要知道,隨便一家造車新勢力推出的新能源智能汽車,所搭載的車載半導體芯片數量就是一輛傳統燃油車的兩倍,隨著5G網絡的日趨成熟,物聯網也在飛速發展,車載半導體芯片的使用數量和種類也是在不斷增加,龐大的需求量侵占了傳統燃油車的產能空間,導致傳統車企的車載半導體芯片供給不足。
3C類科技產品半導體擠占車載半導體生產線
在2020年車載半導體產業,對于行業中尖端的半導體技術的需求量其實是在不斷增高的。
而在5G時代下,像手機、筆記本、路由器等眾多3C類科技產品對于芯片的需求量也呈現出了爆發性增長,芯片廠家從市場角度考慮,不得不把原來生產車載半導體芯片的生產線改為了生產5G、AI半導體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