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南京市委關于制定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發布。《規劃建議》提出,南京將推動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南京將構建特色創新產業集群。實施重點產業鏈“125”突破行動,推動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規模超萬億,新醫藥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兩大產業規模突破五千億,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智能電網、軌道交通、智能制造裝備等五大產業整體實力進入全國前列,加快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大力培育未來網絡、區塊鏈、航空航天設備、新金融、量子信息、低空經濟、安全應急等一批未來產業,形成新興產業梯隊和增長點。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數據價值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布局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華東區域數據中心和超級中試中心。建設國家級智能制造研究院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企業“上云”和標桿工廠建設,完善“研發+生產+供應鏈”的數字化產業生態,創建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建設數字經濟名城。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落實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要求,深入實施“鏈長制”,持續推進重點產業強鏈補鏈穩鏈,促進產業鏈配套區域化、供應鏈多元化,提升穩定性和競爭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滾動實施“揭榜掛帥”攻關計劃,突破一批重點產業鏈“卡脖子”技術,發展先進適用技術,形成一批國產替代的引領性原創成果,關鍵核心技術產品自主率顯著提升。
南京還將推動江北新區現代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高質量建設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新主城,大力發展“研創型”產業,確保“三區一平臺”建設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推進“121”創新社區等平臺建設,推動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等成為開放合作創新范例,初步建成全省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加快建設集成電路、生命健康兩大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標產業,打造信創產業高地,全力推進揚子江新金融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