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A股IGBT龍頭,斯達半導(603290)12月17日發布公告稱,擬投資建設全碳化硅功率模組產業化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2.29億元,投資建設年產8萬顆車規級全碳化硅功率模組生產線和研發測試中心,項目將按照市場需求逐步投入。
據記者了解,從功率模組封裝工藝上來說,碳化硅模塊的封裝工藝要求比IGBT模塊要求更高,斯達半導將面臨新的考驗。
重點開拓新能源汽車
對于本次擴建背景,斯達半導指出,今年下半年以來,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新能源汽車月產銷量屢創新高,各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驅動,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
政策層面上,國家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根據2020年11月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中明確提出,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 25%左右,并要求 2021 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 80%。預測 202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將超過640萬輛,2021-2025年新能源汽車年均增長率將在 30%以上。
據介紹,本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建設期較長,但對上市公司本期業績預計不會構成重大影響。
斯達半導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作為公司重點開拓的戰略市場,加大對汽車級全碳化硅功率模組的研發及產業化,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本項目的實施后,將進一步提高公司在汽車級全碳化硅功率模組的技術水平,提高供貨能力,為公司進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布局碳化硅賽道
據記者了解,因為碳化硅功率模組作為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場強高、飽和漂移速率高、熱導率高等優點,所以被視為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功率密度和效率提升的關鍵要素,也是資本市場上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熱門概念之一,東尼電子、露笑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都有涉足相關產業鏈。
業內人士介紹,碳化硅器件在驅動電容電阻領域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已經日趨成熟,被認為是可以代替IGBT,但是成本較貴;從功率模組封裝工藝上來說,碳化硅模塊的封裝工藝要求比IGBT模塊要求更高,斯達半導模塊封裝技術面臨新的考驗。
作為國內IGBT模塊龍頭,今年公司上市以來,備受資本市場追捧,年內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0倍。目前公司主要營收貢獻還是來自于IGBT,原有碳化硅項目僅占少部分;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約三成至 1.34億元。
媒體報道顯示,今年6月,宇通客車宣布其新能源技術團隊正在與斯達半導體、CREE合作,開發基于碳化硅的商用車電機控制器系統解決方案,推進碳化硅逆變器在新能源大巴領域的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