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
沈波 教授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
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主任
國家863計劃“第三代半導體”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
先后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9月以來,第三代半導體概念受到資金的追捧,19只概念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其中,聚燦光電、易事特、乾照光電等個股月漲幅均超80%以上。第三代半導體是什么?有哪些優勢?應用領域有哪些?中國能否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彎道超車”?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沈波為您解讀。
第三代半導體性能優勢明顯應用三大領域
沈波介紹,與第一、二代半導體相比,第三代半導體耐高壓、耐高溫,熱導率高、抗腐蝕、穩定性更好,這些性能優勢是由氮化鎵(GaN)和碳化硅(SiC)兩種材料自身的特性決定的。具體來看,碳化硅更適用于高電壓、大電流、高功率的場合,氮化鎵則更適用于中低壓、中功率和需要快速響應的場合。
基于性能特點,第三代半導體可以應用在三大領域,分別是光電子器件,如半導體照明、激光器等;射頻電子器件,如5G通信基站、雷達等;功率電子器件,如新能源汽車、快充、光伏、風電、特高壓電網等。
新能源車發展和5G基站建設潮將成第三代半導體市場增長的動力源
新能源車和5G等下游新興領域能給第三代半導體帶來多大增長空間?沈波認為,用于充電樁和汽車電動模塊的碳化硅市場規模將達到幾百億人民幣。在射頻電子領域,未來幾年5G基站建設潮將成氮化鎵射頻器件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源。《2019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報告》預計,到2023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5.2億美元,2018-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8%。
碳化硅和氮化鎵在功率電子領域的滲透率將從2.5%增至30%-40%
目前碳化硅和氮化鎵在功率電子器件領域的滲透率僅為2.5%。沈波認為,全世界功率電子一年的市場份額約萬億人民幣,即使2.5%的取代率,也有一兩百億的規模,最終替代率的提升還要取決于性價比:技術的發展和成本下降。
數據顯示,部分碳化硅和氮化鎵器件產品2019年的價格比2018年已經下降了30%-50%。沈波預計,未來10-20年,第三代半導體在功率電子器件領域的滲透率將增長至30%-40%。
中國能否在第三代半導體上“彎道超車”?
沈波介紹,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主要分為襯底、外延、器件(設計、封裝)、模塊、應用系統等環節。目前中國在全產業鏈上都有布局,但在上游襯底材料、裝備和器件工藝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比如在碳化硅襯底材料環節就有五年的差距周期,而在外延材料、設計、封裝以及系統應用方面,國內外差距已經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