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國斌
說實話,在參加今年的HDC之前,我還對華為的未來頗為憂慮,不過參加完幾天的活動后,我不擔心華為的未來了,我由衷地佩服任總的大智慧,也佩服華為萬眾一心快速轉型的執行力!我堅信華為的未來只會更強大!
在華為的文化中,危機意識一直存在。
2001年任正非曾發表《華為的冬天》,之后,華為一直把《下一個倒下的是會不會是華為?》作為自己的緊箍咒時刻警醒自己。
2019年,任正非在題為《燒不死的鳥是鳳凰》的致新員工書中,任正非說道:“‘燒不死的鳥是鳳凰’,這是華為人對待委屈和挫折的態度。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今后如何能做大梁。其實一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上。生活的評價,是會有誤差的,但絕不至于黑白顛倒,差之千里。要深信,是太陽總會升起,哪怕暫時還在地平線下?!?/p>
歷史上,華為遇到的生存危機很多,在和思科的訴訟中,就曾經被思科揚言告到破產,
在這次HDC上,余承東“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星光,每一位開發者都是華為要匯聚的星星之火!”再次引發刷屏。
任總的大智慧
很多人從余總的這金句中品出了悲壯和決心 ,但是我品出的是任總的大智慧----你想想,一個華為變成漫天的華為,美國還咋制裁?一個有形的華為變成無數個無形的華為,美國一拳打到空氣上,還有辦法制裁嗎?
從HDC看,華為加大了開放的力度,把自己積累的絕活兒一股腦開放,HMS開放了圖形、通信、一碰傳、AI等華為自己積攢多年的能力,這些開放讓華為從產品開發者變身為技術輸出者,HMS更是成為全球三大移動服務系統之一,未來并走向全球。
華為鴻蒙2.0的發布確認這個去年被人說成是PPT OS已經成熟,一個小到128K的內存都可以安裝鴻蒙說明很多物聯網節點設備就可以安裝它,而大到手機、PC也可以使用鴻蒙,從來沒有如此適應性強的OS ,無怪乎王成錄博士興奮地說:“鴻蒙讓中國軟件有了根”詳見《華為王成錄:中國軟件業從業人員總數超過一些國家,但為什么還一盤散沙?》據傳華為還在開發中國的編程語言倉頡,這無一不顯示華為正在向軟件公司轉型。
關于鴻蒙操作系統,很多人不服,說我們不是有很多嵌入式操作系統嗎?比如各種RTOS 操作系統、阿里AliOS Things、騰訊TencentOS tiny、RT-Thread等等,這些操作系統跟鴻蒙的分布式軟總線相比,都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它們是針對單品的操作系統, 沒有考慮未來萬物的連接性屬性,而華為的鴻蒙直接把各個設備虛擬成模組,而且即便不用安裝鴻蒙OS只要一個SDK就可以實現互連互通,這徹底解決了萬物互聯的痛點,所以鴻蒙有巨大的優勢。
加上華為各種能力的輸出,如果成為鴻蒙設備則迅速可以實現多種優質的用戶體驗,比如一個微投如果是鴻蒙操作系統可以快速實現一碰傳,手機的內容可以方便切換到投影上,這樣的體驗提升是華為白給的,不用廠商自己開發,這樣的好事廠商何樂而不為?這是搭載鴻蒙的NB終端。
這次華為還開放了HUAWEI Research平臺,開放HUAWEI Research Kit和HUAWEI Research Cloud兩大關鍵平臺能力,幫助科研院校、創新機構、行業組織、醫療機構等行業合作伙伴高效開展創新研究,加速技術突破,孵化應用創新,快速實現成果轉化,助力各行各業產業蓬勃發展。
在主動健康領域,基于準確多樣的健康研究數據,助力心臟健康研究;在出行安全領域,通過手機、車機和穿戴的智能協同,帶來防碰撞駕駛輔助、駕駛安全關懷等安全駕駛新體驗;在家居生活領域,將釋放多設備無線感知能力,實現跌倒檢測、無感呼吸監測、空間定位等功能,探索全新應用形態。
我認為未來華為會成為一種新形態的公司,這就是輸出最尖端的技術,使能本土公司創新,未來,中國必會崛起萬千個華為一樣的偉大公司!
鳳凰涅槃后的華為會強大!我堅信!
注: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