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本土企業參與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競賽,印度已經發起了一個全國性的項目,以推動 RISC-V 微處理器的自主研發。其希望相關技術能夠最終替代進口零部件,并用于制造推向世界各地的大批量產品。組織方表示,印度致力于實現芯片領域的廣泛自主,以滿足從監控、運輸、環境狀況監測等公共事業服務,到智能風扇、門鎖、洗衣機等日常用品的需求保障。
(來自:innovate.mygov.in)
據悉,這項全國性的競賽呼吁初創企業和學生們使用自主開發的 CPU 內核,來構建提議中的 25 類設備,包括物聯網小工具、無人機、機器人、甚至煤氣管道的泄露監測器。
主辦方立薦的兩類自研微處理器設計,包括印度馬德拉斯技術學院的Shakti(包括 32-bit E-Class 和 64-bit C-Class),以及先進計算開發中心的 64-bitVega微處理器。
兩者都基于開源、免版稅的 RISC-V 指令集體系架構,其中 Shakti 有六個衍生版本,面向從嵌入式應用程序、到服務器、甚至高性能計算(HPC)等領域。
知情人士稱,Shakti 由印度政府位于昌迪加爾市的半導體實驗室制造(180nm 制程),另有英特爾代工廠的 22nm 制程可供使用。至于 Vega,亦有五個衍生版本可供選擇。
在十個月的時間里,有希望的競賽參與者將可領取 Artix7-35T / Artix7-100T FPGA 開發板,以便在軟核心上運行他們自創的處理器設計。
印度官員表示,此舉有助于該國的半導體設計和制造能力,為芯片自給自足的長期愿景奠定生態基礎。
來源:cnB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