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7月29日 -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周三發表報告稱,美國近期對華為的制裁及限制,估計將令受評的亞太區科技企業面臨約250億美元的收入風險。美國商務部5月采取行動,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在海外設計和制造半導體的能力。
去年5月,美國將華為及附屬公司列入“實體名單”,禁止華為在未經美國政府批準的情況下從美國公司購買零部件。今年5月,美國見一年制裁沒有有效遏制華為增長,于是 祭出更大殺招,對華為芯片設計進行封殺,出臺政策要全球晶圓制造廠在給華為制造芯片時候必須得到美國的許可,業內人士估計即使晶圓廠提出申請也會大概率不通過,由此,標普估算,新的限制將影響包括臺積電(2330.TW)及中芯國際(0981.HK)等代工商15-20%的收入,即接近70億美元。這并可能對其他亞太區受評科技企業帶來打擊,這些公司與“實體名單”中的企業的連系帶來的間接收入影響達180億美元。去年華為從美國采購了80多億美元的產品,由此計算出, 美國制裁華為讓全球半導體公司損失超過330億美元營收,這個比例幾乎是去年全球半導體營收的8%了。
所以看似美國打壓華為一家公司其實受損傷的是全球半導體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