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消息,中芯國際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于2020年7月16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此外,在公告中,中芯國際提到針對投資者的風險提示。提示主要包括漲跌幅限制放寬(科創板企業上市后前5個交易日內不設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后限制為20%);市盈率高于同業水平(27.46元/股發行價對應2019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的攤薄后市盈為113.12倍,高于2020年7月4日(T-3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行業最新月平均靜態市盈率46.17倍)。

此外,在公告中,中芯國際還提到特別風險,包括目前公司14nm和28nm制程產品收入占比較低,28nm制程產品產能過剩、收入持續下降和毛利率為負的風險。
公告稱,報告期各期,公司28nm制程產品收入分為16.34億元、12.4億元及8.1億元占比分別為 8.12%、6.19%及4.03%,呈持續下降態勢。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開始量產14nm制程產品,收入為5706萬元,占比0.29%。
晶圓廠代工市場競爭激烈,公司與行業龍頭相比技術差距較大,目前市場占有率較低也是中芯國際面臨的特別風險之一。經整理,行業龍頭已分別于2015年、2016年及2018年實現16nm、10nm及7nm制程的量產。中芯國際在2019年才實現14nm制程產品的量產。據IC Insights統計,2018年度行業龍頭占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份額的59%,中芯國際占6%。
6月30日,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的申請于2020年6月19日經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委員審議通過,并已經證監會同意注冊。中芯國際于6月1日正式獲得上市申請受理,至6月30日注冊成功僅用時29天,創下科創板有史以來最快注冊紀錄。
公開資料顯示,中芯國際在沖刺科創板IPO前,曾于2004年3月在紐交所和港交所掛牌。2019年5月,中芯國際宣布從紐交所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