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國斌
7月10日上午9點,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人工智能芯片創新主題論壇”正式召開。本次會議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和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芯原股份)共同承辦。論壇采用線上直播和小規模線下會議的方式,來自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和通過網絡參會的數千位產業人士進行了深入互動。
清華大學微納電子學系主任、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以“世紀大變局下的中國芯片產業應對之道”為題,分享了在如今國際形勢復雜,且疫情全球性爆發的變局下,全球半導體產業何去何從,以及中國芯片產業該如何應對。他指出中國已經融入全球技術體系,且對外依存度很高,通過大力發展信息基礎設施、5G、人工智能、車用芯片,并實施戰略指導下的技術與資本雙輪平衡驅動策略,中國有望實現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突破。
他指出目前我們面臨百年難遇的大變局,回歸到根本,還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科技進步是導致百年變局的基本力量,科技進步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科技的進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概很難孕育。
從1970年到2018年全球GDP發展來看,從1970年-2010年全球GDP增長情況是全球平均3%、5%,而中國是6%、7%。如果具體細分可以看到,70年以后的三十年當中,每年大概平均增長一萬億美元,2002年以后,急劇上升,快速上升。后面十幾年全球財富積累達到平均每年三萬億。
我們靠什么東西積累這么快的財富?比前三十年快了兩倍三倍。既不是石油也不是鋼鐵,也不是農業,也不是交通,而是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結合形成的移動互聯網技術推動了財富的快速積累。
而且他指出移動互聯網技術逐漸走向全球統一帶來了全球經濟高速發展。所以標準的統很重要,標準統一促進產品技術的統一,ARM+安卓、ARM+IOS。產品技術統一促進全球產業化的供應鏈統一,同時產業全球化促進全球市場的繁榮。
而技術的發展使中國地位提升,因此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導致了中美對抗加劇,最近有人提出技術脫鉤和企業回歸問題,不僅是美國政府,日本也提出這樣的考慮。這樣的舉措再加上新冠肺炎大流行,都構成了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的重要因素,它對整個全球特別是對半導體影響很大。
他表示對于中興事件、華為事件,我們被迫還擊,這種情況導致中美之間的對抗在加大。他指出在這種對抗中,中美都出現了知彼不知己的狀況。
例如對于美國官員想象能不能把產業撤回美國本土我們一時很難評判,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今天在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能做的可否轉移到一些中部和西部城市?其實i美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知彼容易知己難,知道人家怎么打,但是并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他強調美國很清楚脫鉤的影響,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給半導體行業協會做的報告分析說如果中美脫鉤,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發生什么情況。近期情況下,美國半導體會萎縮若干個百分點,如果真正脫鉤,美國很可能短期內失去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反被韓國所趕超,長遠看被中國趕超。
他指出同樣中國也面臨知彼而不知己的情況--知道別人卡我們,但是怎么做,并不知道。“比如國產替代問題,自主可控問題,都是浮在表面上,真正思考,我們要替代什么,控制什么,這些問題深入想想,我們就發現其實并不能簡單,尤其是現在有些媒體人說法更為極端,說什么中國集成電路全面替代指日可待,這種話非常極端。”他指出,“我認為替代是要用先進的東西替代落后的東西,用落后的東西替代人家落后的東西是沒希望的,你也替代不了,你只能用先進的東西,你的技術要超過你的被替代對象那才叫替代,否則根本不叫替代。而且我們政府有時候被騙,要替代人家不容易,與其花錢替代,為什么不去創新?”
他指出由于新冠肺炎的影響,全球市場影響很大,美國是世界上最大消費市場,他的消費市場一旦萎縮對我們是影響非常大,5月份全球半導體增長5.8%,再往后看,智能手機、電視、PC等等出貨量都在下降,很多預測認為我們面臨非常大的危機,中國半導體現在為止還是正增長,甚至正的兩位數增長,但全年能不能實現兩位數增長,要謹慎,不能過于樂觀。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應對?他指出第一要正確認識我們自己,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依存度非常高的國家,不僅是我們依賴人家,人家也依賴我們,我們已經融入全球的技術體系,我們完全另搞一套的可能性在減小,我們強調自主創新自主發展的時候千萬不要只盯著國內,我們還是盯著全球,只有在全球發展當中我們有領導地位才能真正發展。
另外我們目前的信息基礎設施大量依靠國外技術標準和設備,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調整的。
這次提出的新基建,中心是集成電路發展,集成電路支持新基建,新基建支持信息化,信息化支持其他各個化,所以抓住集成電路,抓住所有問題的核心。5G的改變巨大的,美國人為什么一定要把華為打下去,因為他們看到5G可能是重塑整個工業結構的重要杠桿。
他分析說美國為什么在半導體領域長期居于領先地位?原因在于他有很好的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占GDP的17%,比其他地方高了一倍,再加上市場份額很大,占全球市場48%,還有高達62%的高毛利,這么高的毛利,這么高強度的投入,保證了技術應用一定領先,技術走在前面,產品就好,產品好就占更大的市場,更大市場就有更高的毛利,他走向一個正循環。而我們走到一個怪圈里(這個應該指低毛利的生意),打破這個怪圈首先要研發投入。
他強調中國要執行戰略指導下的技術和資本雙輪驅動策略,這兩個是技術和資本兩者缺一不可。“技術資本雙輪驅動,車要往前跑,兩個輪子要跑的一樣快,現在一個輪子快一個輪子慢就偏了,我們實際就是經常走偏和經常調整,中國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的發展就是這樣。”他指出,“問題在哪兒,問題在于資本和技術的發展從來就沒有形成過一個雙輪驅動協和的戰略發展,我最近經常呼吁要解決集成電路研發資金長期、穩定的投入機制問題,從大基金投入看,資本投入已經可以了已經做到穩定持續,但是研發投入遠沒達到,研發資金的投入靠企業還不行,還要靠中央政府的投入,靠地方政府的投入,但是不能像打擺子一樣,而且研發投入要持續,要有回報,現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給的錢是白給的,也要提升研發資金的使用效果,該怎么做,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他指出創新永遠不會太晚,2007年喬布斯推出第一部iPhone的時候,那時諾基亞手機全球市場占有率60%,而今天諾基亞手機份額基本是零,2008年谷歌推出安卓操作系統時候, 諾基亞的Symbian當時占到市場68%份額而今天Symbian已經退出歷史舞臺,而安卓市場占有率達到85%。
“所以不要擔心創新的問題,創新永遠不會太晚,問題在于我們敢不敢創新!。”他強調。“我們處在大變化大變局的時候,老祖宗說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兩者相輔相成,中國的發展取決于中國自己,不取決于任何人!”
注: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作者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