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四年的期待, 紫光國微 800億定向增發被否決,這個定向增發是在五年以前發起的,當時紫光國微名為同方國芯。屋漏又遇偏東雨,紫光國微購買其關聯方北京紫光聯盛科技有限公司的整體資產,希望用180億獲得紫光聯盛擁有的主要資產——法國芯片組件商Linxens,非常不幸的是,這個單子也被否決了。不過,通過這些操作,紫光國微的股價節節上漲,直到停牌,總資產也達到了440億元,前三個月的股東超過10萬人。還算受看的紫光國微為什么會連吃兩張紅牌呢?
關聯交易被終止
如今的股票市場非常流行炒作,打愛國牌的國產替代一直是一個熱門題材,但是紫光國微這次踢到鋼板了!6月5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對紫光國微購買其關聯方北京紫光聯盛科技有限公司的整體資產審核沒有通過,原因是標的資產權屬不符合相關要求,和標的資產商譽金額所占比例超過有關規定,本次交易對于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理由不充分,不確定性因素太多。看來這個故事沒有辦法編下去了。
擴張之路并不順暢
2015年12月11日,公司開始“收購臺灣力成25%股權、對芯片產業鏈上下游的公司的收購”工作。次年2月25日,公司屆董事會通過相關議案,至當年11月30日,該工作停止, 2019年6月3日,完全結束。紫光國微的業績一直在增長,實力也非常不錯,現金流、凈資產收益率、商譽都是非常受看的。這么優秀的資產是完全沒有必要進行擴展。也正是盲目的擴張反而把公司帶入泥潭,讓原本發展良好的公司走入死胡同,陷入困境。
多次股改失敗
6月3日,兩江產業集團或其關聯方作為紫光集團新的戰略投資人失敗。2018年9月4日,清華控股向 蘇州高新(5.400, 0.05, 0.93%) 和海南聯合轉讓所持有的36%的紫光集團股權,到當年10月25日再次以失敗告終。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的《合作框架協議》于2019年8月8日終止。2020年4月10日 紫光股份(44.800, -0.35, -0.78%) 控股股東紫光通信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3.47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7%,本次公開征集轉讓不會造成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留下重重疑云
紫光股份為什么要接二連三的股權運作、資產證券化均不得而知,致使傳言四起,其債券價格上下大幅跳動,籠罩在紫光股份上面的疑云一個又一個,但是局外人、廣大股民去一概一無所知,這個謎團的揭開就目前來說,并不清楚會等到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