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了《廣州市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預計到 2022 年,全市建成泛在、高性能、精益服務、低使用成本的新型基礎設施,滲透于生產、生活、科技、智慧城市各領域,投資乘數效應極大釋放,成為激發地域經濟活力的強勁引擎,在全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廣州經驗,未來打造全國城市級數字新基建典范。
其中:到2022年,構建全球頂尖的智能化 “創新型智慧城市”。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智桿”“智路”“智車”“智品” “智樁”“智園” “智鏈”,推動形成 50 個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應用場景,打造以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等8 個重點產業集群,建設 10 個人工智能產業園,培育 50 家以上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制造、應用和服務領域的全國領軍企業,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 1200 億元。包含到 2022 年底力爭建成智慧燈桿 3.4 萬根。
到 2022 年,建成全國智慧充電設施的標桿城市。全市的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數量充足、布局合理,能夠滿足全市電動汽車的充換電需求。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等公用充電設施服務半徑將小于 1 公里。全市的充換電設施數量突破 5 萬個,充換電站點突破 4000 個,充換電服務能力達到 250 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