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25日以來,三個月的時間,美股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被做空機構6次做空。作為跟誰學的天使輪投資方啟賦資本對此并不擔憂。在啟賦資本創始人、董事長傅哲寬看來,“跟誰學所在的教育行業成長空間大,團隊又具備很強的創業精神,我們對公司的長遠發展相當放心。”
隨著跟誰學的上市,啟賦資本1000萬美金的天使輪、A輪投資收獲了高額的投資回報。啟賦資本自2013年10月創立以來,目前管理規模近60億元,傅哲寬帶領他的團隊已投資240余家早期VC項目,投資總額超過40億元。
5月26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啟賦資本對傅哲寬進行了專訪。傅哲寬表示:“科創板的開板,以及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讓好公司在國內上市有了更暢通的渠道,對于具備創新能力的公司來說是重大利好。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們投資的一些公司未來也會把在A股上市作為首選。”

啟賦資本創始人、董事長傅哲寬接受記者專訪
產業互聯網孕育巨大機會
啟賦資本前臺右側的兩面墻上掛著很多公司的銘牌,健康160、驢跡、跟誰學、天宜上佳、泡泡瑪特……“這些都是我們投資過的公司。這一面墻是產業互聯網公司,那一面是新材料公司。這也正是我們基金投資的兩個賽道。”傅哲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2013年離開達晨創投,創立啟賦資本的時候,傅哲寬在業內就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他因主導投資圣農發展和煌上煌一炮而紅,被業內人士笑稱“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看作是專業的“農業投資人”。
“其實當時并不只是投資了農業股,還有迅游科技、太陽鳥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從2009年開始,我已經在挖掘互聯網領域的一些投資機會了。”傅哲寬說道,“啟賦后來定位于專業投資產業互聯網和新材料領域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逐步積累形成的。”
在傅哲寬看來,中國傳統產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面臨效率低下、產能過剩、研發創新滯后等諸多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這些企業需要向互聯網轉型升級,產業互聯網孕育巨大機會。“我們將產業互聯網總結為用新技術、新模式去改造經濟存量,來提高傳統生產鏈各個環節的效率。”傅哲寬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目前,啟賦資本在產業互聯網的布局主要包括工業互聯網、新服務、新消費等三大領域。其中工業互聯網涵蓋制造業企業的生產端和供應鏈;新服務主要是傳統服務業互聯網化,包括教育、醫療、旅游、金融科技等方向;新消費領域與前兩者主要TOB不同,主要是面向C端,比如新零售等。
以健康160為例,作為知名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它匯聚全國3000多家大型醫院及50萬醫生資源,提供預約掛號、在線咨詢、海外醫療等健康管理服務,注冊用戶達億級水平。傅哲寬2013年投資該項目,到目前為止賬面收益已超70倍。“健康160是醫療服務領域一家比較突出的公司,它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全國3000多家醫院、50多萬名醫生聯合在一起,用共享的方式整合醫療資源。”傅哲寬對此表示。
新材料領域是啟賦資本另一個重要投資方向。與傳統材料相比,新材料具有更為優異的性能和更高的性價比已經成為不少制造企業原料的重要來源。這也與傅哲寬所倡導的投資“拐點”的理念一脈相承。“新材料突破了傳統材料的局限性,使得整個行業有了更大的發展潛力。同時,新材料的研發突圍需要大量的財力和技術的支持,我們作為投資方正好能給到他們需要的資金,以及投后支持,讓其持續研發,產品迭代。”傅哲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早期投資說到底就是投人
作為早期VC投資,在投資方向的賽道確定后,做出投資前,最重要的考慮是什么?“是創始人。”傅哲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早期投資說到底就是投人。這些項目可能沒有什么數據可以參考,甚至連產品都沒有出來,不是基于對人的判斷,怎么敢投?”
二十年的從業經驗,讓傅哲寬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用人觀”。創業者要具備企業家精神是他首要看中的。“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想在行業里面做出一點事情,或者能夠為這個行業的改變做一點事情。這些人在創業初期都是非常專注的,同時具備學習能力,能夠在一個領域踏踏實實地干好一件事情。”傅哲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創業是一片紅海,同一行業、同一個模式,很多創業人可能都在干同一件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專注,懂得自我學習和迭代才能夠脫穎而出。”
此外,執行力和運營能力也是傅哲寬考慮的一個方面。“有理想和抱負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很好的去執行想法,只是空想家;或者好的項目在手,但沒辦法運營下去,或是疏忽團隊管理也都不算是一個合格的創業者。”在傅哲寬看來,如果創業者具備創業家精神,有創業激情;同時又有較好的執行力和學習能力,最好還有一些產業背景,那么他是會重點考慮進行投資的。
2019年,除了天使項目跟誰學在紐交所上市外,啟賦資本投資孵化的天使航天宏圖、以及PE項目天宜上佳作為首批公司登陸科創板。據傅哲寬透露,公司投資的新材料行業的三家公司目前也已進入到上會流程,預計今年有望登陸科創板和創業板。
在談到科創板以及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對于創投企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時,傅哲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創投機構投的企業多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科創板的推出,讓這些優秀企業上市的進程加快。同時,也讓創投機構的退出渠道更寬。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更加突出高新技術企業和新興產業公司,與我們現在投資的產業互聯網公司高度契合。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的科創企業在國內上市,讓國內投資者分享他們的成長。我們后續也會助推這些企業把A股作為上市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