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體而言,加強規劃引領,將充電樁規劃納入城市、交通整體規劃。全生明建議,將充電樁作為基礎設施納入城市整體規劃,促進城鄉充電網絡科學布局;將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建設納入國家交通規劃,提高城際出行充電服務能力。電網企業、充電運營商主動配合政府住建、交通等相關部門做好規劃,科學指導充電樁建設。
加強財稅和產業政策扶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全生明建議,地方財政補貼從車輛購置轉向充電樁建設運營,落實充電運營獎補資金,研究制定專項運營補貼、專項金融信貸幫扶等政策,緩解運營商的經營壓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充電樁建設運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出臺產業扶持政策,加強對充電服務新技術、新模式的政策支持,以資金獎補等形式鼓勵企業開展大功率充電、自動充電等技術創新與示范應用,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加強監管,保障相關政策執行落地。全生明建議,對各地政策執行情況加強統一監管,增加針對性的指標考核和細則指南,建立問題反饋與持續改進機制;依托政府監管平臺等技術手段,提高對新能源汽車靜態數據、動態數據的監測力度,支撐車輛及充電運營數據溯源、各項補貼及獎勵資金發放統計分析工作,切實保障各項支持政策落到實處。
此外,對于目前居住區充電難和未來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對電網供電能力的挑戰,全生明建議,加強各方合作,推動居住區充電樁建設;加強政策支持,推廣居住區有序充電模式;堅持科學規劃,優選居住區車位共享建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