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圍繞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相繼制定出臺了《安徽省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加快創新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8〕94號)等產業規劃和政策,提出全省半導體產業發展目標和“一核一弧”(以合肥為核心,以蚌埠、滁州、蕪湖、銅陵、池州等城市為主體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弧)空間布局,明確了集成電路產業的財政和金融政策支持措施,各地市也相繼出臺了半導體產業發展路線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項政策。此外,省“三重一創”“制造強省”等省級政策和各地市戰新產業、工業技改專項政策加大了對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支持,在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支持帶動下,以安徽省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為首的一批省內產業投資基金,也著重加強對我省半導體產業企業和項目投資??傮w上看,我省半導體產業已初步形成“一個省域專項規劃引領、多個市域規劃推動、一系列產業政策和產業基金支撐”的發展格局。從發展成效上看,我省已形成合肥市高新區集成電路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為首的一批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包括蚌埠市核心電子器件產業化重大工程、銅陵市集成電路封測設備重大工程和半導體關鍵材料重大專項等),產業整體發展態勢較好。
目前,我省半導體產業整體呈現快速發展趨勢,但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
一是缺少國家“大基金”支持。近年來,我省擁有了合肥長鑫等一批半導體產業龍頭、骨干企業,聯發科技、長電科技等國際、國內知名企業也紛紛進駐,省內企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然而,國家“大基金”一期投資的25家上市公司中,總部設在我省的半導體企業無一上榜,我省企業仍然缺乏國家“大基金”直接投資。
二是部分城市存在過度競爭現象。目前,在國家宏觀政策引導、中美貿易戰等多重因素疊加驅動下,不少城市競相以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作為城市重點產業培育方向,對推進產業快速成長形成了積極促進作用。但同時,一些城市未能充分認識到半導體產業的資本、人才、技術密集性特點,存在盲目發展、過度投資、挖角人才的現象,造成產業資源要素相對分散、一些優勢地區企業資源被嚴重挖角等不良后果。
三是少數資本過度注重短期利益。國內一些資本有脫實向虛的投機傾向,對半導體產業企業控股后,過于重視短期套利,忽視企業長期發展,導致一些有實力的企業被資本“綁架”,難以發揮原有優勢專研技術和發展壯大,成為資本牟利工具。
為此建議:
一是優化國家“大基金”投資結構。國家“大基金”一期投資分布主要為集成電路制造67%,設計17%,封測10%,裝備材料類6%,其中,半導體封測及裝備材料類投資較少,建議二期基金適當擴大對封測設備、清洗設備等國內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半導體裝備制造領域、氮化鎵、碳化硅、電子化學品等半導體關鍵材料領域投資份額。
二是引導產業項目投資方向和熱度。積極利用規劃引領、政策支持、項目“窗口指導”等政策和手段,加強和引導產業布局和空間布局,減少低端和重復投資,鼓勵半導體產業項目向中高端領域投資。探索建立中央與地方聯動渠道,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有序化競爭,引導產業項目向產業基礎較為成熟、要素資源較為豐富的區域集中,推動半導體產業向集約化方向發展。
三是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產業投資和技術創新。進一步完善“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全社會參與”的產業發展體系,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半導體產業投資和技術創新。探索建立半導體產業社會資本評價體系,對積極參與產業技術研發和項目投資、帶動和促進產業、技術進步的社會資本,給予正面評價;對長期閑置所控企業有形和無形資產,趨于短期套利的社會資本,給予負面評價并限制其參與資本市場。